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新闻
>
教育出版
万年回响 漫说“上山” ——《上山——中华文明的万年奠基》评析
上山文化作为21世纪初才渐露真容的史前遗珍,闪耀着最早的稻作农耕曙光,回荡着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定居农业过渡的最初跫音。面对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其价值与内涵亟待系统而简明的梳理。尤其在上山文化遗址群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背景下,全面、准确且生动地解读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上山——中华文明的万年奠基》(以下简称《上山》)一书的使命,正是拂去历史尘埃,彰显上山文化在中国及世界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 稻源初现农业革命的“万年样本” 《上山》(东方出版中心,2025年)一书的核心
[详细+]
2025/09/18 08:15:20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立足艺术教育特色 探索中国人物画教学与红色文化融合路径
在高等艺术教育领域,红色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四川美术学院立足艺术教育特色,积极探索中国人物画教学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路径,从课程体系构建、思政元素挖掘、作品传播推广及实践基地联动等维度切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模式,为培养兼具艺术造诣与红色情怀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程设置: 构建红色文化浸润的专业教学体系 学院在中国人物画教学中,将红色文化元素系统融入课程设计,形成“基础认知—专业创作—成果拓展”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在基础教学阶段,开设“红色美术经典赏析”专题课程,选取《流民图》《铁蹄洪流》等近现代红色题材代表作,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构图技法、情感表达等维度剖析作品,既提升审美能力,又深化对中国...
[详细+]
2025/09/15 08:09:08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补书》:探古籍修复之精微与厚重
《补书》 汪帆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汪帆的新著《补书》,是其继《寻纸》之后潜心推出的又一力作。书籍以“寻得好纸来补书”为线索,既延续了前作对纸张材料的探索,又开掘了古籍修复技艺的精微世界及人文底蕴,将看似冰冷的技术操作升华为对古籍生命与文化传承的体悟,使其价值远超技艺指南的范畴。 《补书》的独特价值,首先在于其多维度、立体
[详细+]
2025/09/11 08:49:06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创新教学理念 以动画传承民族文化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向善向美,立品立人”的院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学院动画系立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背景,深入探索动画专业教学创新路径,依托现代化的动画制作技术挖掘提炼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视觉语言符号,切实培养学生的动画创新实践能力,为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传承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深挖传统文化元素 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 动画专业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动画制作技术,更要引导学生掌握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核心价值的有效方式及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实践策略。动画系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动画作品时,充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价值,指导学生系统...
[详细+]
2025/09/11 08:45:57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丹青鉴证:1931—1945美术中的抗战历史》出版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顾和展示优秀抗战美术作品,唤醒当代青年对民族苦难与抗争的记忆,表达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河南美术出版社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共同策划出版了《丹青鉴证:1931—1945美术中的抗战历史》一书。 在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期间,广大美术工作者作为中华民族深重灾难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以手中的刀笔为武器,用震撼人心的战地速写、版画、漫画、宣传画、油画、雕塑等美术形式,始终和历史同步,充分发挥了“笔杆子赶得上枪杆子”的宣传作用,构成了抗战
[详细+]
2025/09/10 09:08:51
来源:
大河美术报
编辑:
静愚
版画上的战斗号角——评《山西抗日根据地红色版画经典文献》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山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张汉静教授主编的《山西抗日根据地红色版画经典文献》(2024年)。这套丛书分为《晋冀鲁豫根据地卷》(6册)、《晋绥根据地卷》(5册)和《晋察冀根据地卷》(3册),系统采集了《晋察冀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抗战日报》等华北根据地重要报纸所载木刻作品,以及各根据地的宣传画、年画、连环画等,共计2000余幅,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山西抗日根据地版画的创作成果、艺术成就、文化影响与革命贡献。 艺术夸张是版画创作的常用手法,能够通过放大形象、形成视觉焦点,突出主题,从而实现独特的宣传效果。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出“全民族抗战”的号召。《晋...
[详细+]
2025/09/10 08:18:04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用微专业拓展传统书画教育空间
在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静谧的教室里,研习书画多年的学子浸润于传统艺术的深厚滋养,而笔下传承千年的墨韵,也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接受考验。为了推进四川美术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学特点,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以“书画国风文创”微专业为支点,积极开展微专业的课程设计与建设,推动传统艺术教育转型发展。 以微专业开拓就业新天地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画国风文创”微专业不是对传统课程的简单拼凑,而是一次传统艺术教育的“升华”,聚焦“书画+文创”的核心交叉点,对传统书画艺术教育进行精准“扩容”,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充分延展。在“书画元素再造”“书画元素重构与应用”等全新课程中,学院将传统书画艺术转化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课...
[详细+]
2025/09/09 08:41:22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书法艺术探微
引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文坛巨擘,诗书双绝,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犹如一座奇峰,既承接晋唐遗韵,又开创时代新声。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以笔墨为心印,将学识、性情与禅思融于毫端,形成了一种极具个性与张力的艺术语言。黄庭坚的书法,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文化的深沉积淀与精神的超然表达。其书风奇崛险绝、长枪大戟,结构开张如鹏翼垂天,笔势遒劲似松柏擎云,在宋代尚意书风中独标一帜,影响深远,直至今人。
[详细+]
2025/09/05 13:21: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扬州档案馆藏书画精品选》首发251件作品讲述扬州抗战记忆
《扬州档案馆藏书画精品选》首发,251件作品或传递精神,或刻画英雄,或再现战场,让80年前的烽火岁月在方寸之间重现光彩。 崔佳明 摄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书画是文化的精华,铭记历史亦是展望未来。2日,《扬州档案馆藏书画精品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辑》首发,130位书画艺术家用笔墨丹青传承红色基因,用“诗书画印”的艺术语言,讲述扬州抗战记忆。 书画艺术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孕育形成的,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中
[详细+]
2025/09/04 09:09:3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静愚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陕西赛区)中斩获多项殊荣
近日,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安排,陕西省教育厅正式公布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陕西赛区)评选结果,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师生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与创新的文化表达,在“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与“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中脱颖而出,共斩获40余项奖项,充分展现了学院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 在“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教师组)环节,我院书法学专业的王传杰老师凭借其毛笔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朱英强老师荣获二等奖,荆婷老师荣获三等奖。 而
[详细+]
2025/09/03 10:38:35
来源:
杨丽艳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新闻
/导航
全部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收藏资讯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展会活动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