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正在参加冰版画创作大赛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供图
近年来,黑龙江各高校积极引进冰版画项目,经常性开展冰版画比赛、交流、研讨等,推动了冰版画艺术的快速普及。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黑龙江特有的冰雪艺术形式,冰版画通过进校园,传承冰雪文化、提升美育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为黑龙江冰雪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助力。
走进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冰雪艺术工作室,《命运共同体》《墨韵繁华》《北方牧民》《生命的交响》等佳作挂了满墙,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冰版画作为融合雕刻、绘画与低温工艺的独特艺术,要求创作者在摄氏零度以下的环境里以冰为版、以刀为笔,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创作。据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魏玉香介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冰版画教学上注重实践与创新,通过建立冰雪艺术工作室、参与竞赛、开展学术交流、对接地方文化需求等方式,提升师生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在哈尔滨,各大院校及中小学,将松花江天然冰材雕刻、拓印的传统技艺带入课堂,有效解决了冰版画传承人才断层问题。比如,哈尔滨石油学院通过“校训盲盒”机制,将冰纹的不可复制性呼应因材施教理念,强化新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奋斗小学通过冰雪主题研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冰版画艺术形式创新诠释北国文化。
说到冰版画,就绕不开冰版画创始人朱晓东。朱晓东自2000年起探索冰版画艺术,将冰雕技艺与传统版画技法结合,开发出冰版画特有的防冻液处理、冰面雕刻、多层套色等技术。2005年冰版画技艺成熟,冰版画这一独立艺术门类诞生。
“冰版画在继承传统版画黑白对比强烈、构图简洁的特点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套色木刻程序和观念,形成独特的刀法语言,通过冰纹肌理强化历史厚重感。”朱晓东说。
据了解,因冰块融化无法重复使用,因此每幅冰版画均为绝版。冰版画的创作流程包含4个步骤。绘制草图,将水墨稿画到冰面,确定雕刻轮廓;雕刻上色,用木刻刀刻制冰版,涂防冻液后分层上色;宣纸拓印,将宣纸覆盖冰版,按压吸收颜料;静置晾干,揭取宣纸自然晾干,形成最终作品。
位于哈尔滨市的东方学院冰版画展示中心,《万里长城》《太阳岛》《冰魂》等各种冰版画挂满了墙面。精美的图案、细腻的刻工、丰富的内涵、饱满的色彩,让参观者纷纷感叹,从画中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融合之美。
今年3月22日,第二届“东方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冰版画比赛闭幕式在东方学院举行。在本次大赛中,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学子会聚一堂,用智慧和才情创作出一幅幅精彩的冰版画作品。该活动作为全国首个高校冰版画专项赛事,构建了“教学+比赛+展览”生态体系,将冰雪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东方学院通过开设冰版画课程、进行科研开发、组织比赛、举办推广活动及展览等,有力推动了冰版画的有效传承传播。据统计,该校10年间培养了上千名冰版画学生。2024年,东方学院获批黑龙江省社科联冰版画与冰雪艺术研究学术交流基地。
如今,冰版画已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47所高校,以及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第四十六中学、第二职业中学等50多所中小学。这些学校以艺术培训、艺术实践、以赛带训、以演代练等方式开展冰版画艺术传承,取得了良好效果,培育了“冰雪+美育”品牌。
据介绍,每年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等大型冰雪活动,都有各个学校师生作品展出,为冰雪美景增添了文化内涵。为了迎接今冬冰雪季,黑龙江各高校正在组织冰版画骨干学生设计创作冰版画作品,这些作品将走进社区广场、乡镇村屯及各大景区进行展览展示。朱晓东介绍,将通过冰版画进校园的方式,推动冰版画走进更多高校及城乡中小学校,为黑龙江建设文旅强省增光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