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为什么关注“实验水墨”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几位当时激进的抽象水墨艺术家将“实验水墨”作为自己的一面旗帜,向坚守中国画传统笔墨规范和造型法则的传统水墨艺术公开“叫板”以来,时间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八、九年。虽然迄今为止,相对于传统型的水墨画家和从事前卫艺术活动的艺术家而言,集聚在这面旗帜下的艺术家人数仍然寥寥可数,但“实验水墨”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版图的一块组成部分,却是有目共睹的、不以某些胸襟狭窄或别有用心之批评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尽管从事“实验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人数相当有限,就像今天真正潜心研究传统水墨艺术、真正守望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家人数有限一样,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验水墨&rdq...
[详细+]
2010/01/05 16:09: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法疲劳症
自从痴于书法多年来,每天总是撂不下用笔墨消磨时光。这么多年过去了,想一想如此生活方式,让别人看来真累,而自己也有一番“乐此不疲”的苦衷。 有朋友曾经戏谑:学书法真累!既不能养家糊口,反而还要大把往里投钱。别人不好这种“雕虫小技”,一个个都发了,早有了钱,住上别墅坐上轿车,而你呢?什么都不是。想想也是。自从爱上书法,首先是被领导数落,说是尽搞与工作专业无关的事情:“不务正业”,于是升迁无望,在单位的处境每况愈下,甚至自己也怀疑起来,是否是除了工作,就不能热爱别的?我一直在矜持中度过,依然爱着书法,十多年后同窗好友们都升迁高就了,而我依旧在偏僻的山区乡镇供职谋生。有一天,偶尔翻开许多旧作,整理多年订...
[详细+]
2010/01/05 16:08: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由蔡志松的“下跪”雕塑想到的
(一) 读过贡布里希《名利场逻辑》一文的人都知道,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构成“两极分化”之争的起因。蔡志松的雕塑作品“故国”系列能在公众中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引起两极之间激烈的纷争,恐怕是很难被提前预料的。平心而论,蔡志松的这组作品,非但不算什么惊世骇俗之作,简直可以说是非常学院化、非常正统的,它所获得的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泰勒奖,也是一个相当学院化的奖项。 法国印象派开展时,我也曾去凑过热闹,摆放在美术馆草地上的那组雕塑,给我的印象是有几分独特之处,但也不算太新奇。在我看来,它大致属于那类能让一般观众看懂的作品,清晰明确的人物形象,浅显易懂的标题,对举世闻名的秦汉陶俑形象的借用,虽然没有直白到一览无遗,但对于任何...
[详细+]
2010/01/05 16:08: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油画——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
油画艺术,在中国走完了一百多年的历程。这是它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和曲折成长的历史,这是它逐渐融进中华民族血液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油画艺术跟随中国社会经历了风风雨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这些促进或阻挠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都给予它以洗礼,使它得到考验与锻炼。它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1937年是第一阶段。油画传到中国后立即参与社会的文化启蒙。作为外来的艺术形式,它给中国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提供新的美感的同时,推动了中国人的思维变革与社会进步。1938年至1949年为第二阶段。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油画艺术不能得到发展,但已经从事这门艺术的画家们,或在斗争生活中得到了磨炼,为尔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详细+]
2010/01/05 16:08: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从版画说到中国画
眼下国画界、版画界,甚至油画界总在扯承继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事,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就是绘画中的所谓“六法”、“笔墨”、“气韵”的事,其深处的问题,我们想的太少,常把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事,当成不变的事在无聊瞎扯,而常常又把不该忘记的事给忘记了。离开传统文化中的博大民族情怀、爱国精神、对民主精神的始终追求,而去空谈“笔墨”那“笔墨”就恐怕不只是等于零了。 以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太缺少深刻批判性的认识,这最终只能是空谈承继和发扬,这是中国现代文化各艺术门类至今缺少大创造性、大力度发展的根本性关键原因;我们对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文化界的情况应该...
[详细+]
2010/01/05 16:08: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版画创作五人谈
最近,上海首个民间版画创作基地——半岛版画工作室在半岛花园成立。紧接着,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版画作品展——《中国版画名家邀请展》也在半岛美术馆开幕。而另两个别具特色的版画艺术展览《中日友好青少年版画展》和《2002上海版画邀请展》也分别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还有一系列专题性版画展正在策划筹备之中。素来被看作是小画种、相对比较寂寞的版画开始向人们露出了迷人的风采。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版画创作?本刊日前特意采访了部分美术界专家。 宋源文(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改革开放20多年,版画已经走过转型期。在一次全国性的评奖中,靳尚谊先生曾说,比较起来,版画发展得最正常。但是,我们自己应该看到,版画在近几年没有力作。要出好作品,还是得有两...
[详细+]
2010/01/05 16:07: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关于“大水墨”的概念
鉴于水墨画目前的实际,我想到了“大水墨”。 先生们有严格的规范,批评家有成套的理论,我不是文艺理论的研究者,我有的可能只是一点偏见。 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实在不应该是眼下这样的水墨画。更甚至是∶很多人,似乎已经安于水墨画的现状,他们以为水墨画已经很现在了!那种流行的,渗透到很多人骨髓里的对于水墨画的界定―――涵概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局促。很多的“大画家”,“大理论家”,他们也在那些流行的,对水墨画的界定之列。在他们当中,有我敬重和热爱的、我心目中的神明。他们有着崇高的声望,有极强的号召力,他...
[详细+]
2010/01/05 16:07: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丑化国人的所谓艺术必须打住
●丑化中国人的作品之所以受追捧,是与其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某种想象有关的,说确切些,这是一种有偏见的想象 ●创作不能以丑为美,更不必专以蹈隙发覆,标新立异,乃或“为了大伙儿能够记住”,以及诱人的海外商业市场而降格取媚,既自毁自戕,又糟践了同胞 ●我们强调丑应首先被征服然后才能收容于艺术。当此真正的艺术气息日渐消散,艺术的否定功能日渐被削弱和淡化的时候,拥有这样的心态尤其重要 在当今中国画坛,有这样一群画家,说起来,他们的画艺并不高明,大多属无笔触的薄画法,但所画的人物形象却特别刺眼:无论大人小孩,单个还是成群,一例光头、板寸,穿中山装,着土布衫。最奇怪的是面部表情也一样,不...
[详细+]
2010/01/05 16:06: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试论学术规范
为了使文章看起来“学术”些,请允许我在题中用入“试论”一词。 规范是从事某一职业时应该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这些准则不是像魏彦渊对陆法言说的,“我辈数人,定则定矣”的,是由本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规范的形成原则,同时也是制定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作环境更加理想,使工作行为更具效率,使工作的成果更富科学性。对于学术研究这么一种精神活动来说,其所应有的规范的形态当然会复杂一些。不妨将它划作三个层面。 先说第一层面。这一层面属于机械层面。这一层面上的规范基本是人为的硬性规定。比如要有关键词,要有中英文摘要,注释的格式如何,还有书后是不是得搞个索引,如此之类。但它与车辆靠左行还是靠...
[详细+]
2010/01/05 16:06: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技进乎道”艺术价值和文化含量
一幅中国画作品,其艺术价值高低在于文化含量的多少,文化含量越多,艺术价值越高,反之亦然。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究竟怎样来认识所谓的“文化含量”呢? 在通常的观念中,文化含量是与技术含量相对立的,要想增加文化含量,必须削减技术含量,如果专注于技术之事,必然减弱了文化含量。所以,一般认为一位画家,文化修养第一,绘画技术第二,缺少文史、哲理、书诗修养的画工,其绘画的技术再过硬,也不可能创出具有较高文化含量的艺术作品来,而富于文化修养的文人,游戏翰墨,草草逸笔,也能创作出具有很高文化含量的艺术作品来。其次,一幅绘画作品,不能仅止于运用绘画的技术或称绘画语言来完成,而必须用书法的、诗文的技术、语言来配合绘画的技术、语言来完成,是为诗、书、画、印的“三绝&r...
[详细+]
2010/01/05 16:06: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