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4)
无独有偶,台湾有位女作家朱天文,与王安忆年龄相仿。朱天文的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就叫《世纪末的华丽》,内容讲述一位25 岁的模特儿,叫做米亚,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描述她的衣饰,衣饰的牌子从中文到日文到意大利文,一应俱全。在小说结尾处,米亚说:当世界到了尽头的时侯,所有男人以理性建立起来的所有的系统制度都会完蛋,而我就要用我的纺织和艺术,在深得像海一样的时间中重新塑造我的世界( 大意)。这与王安忆的小说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它用另外一种办法来制造另一种世纪末的感觉。我曾当面问她为何要用中国作家很少用到的“世纪末”一词,什么叫做“世纪末的华丽”?她说是因为她看到了十九世纪维也纳的绘画,譬如克林姆特(GustavKlimt)就用这种感觉来描写,写着写着,她的台北就变成了...
[详细+]
2010/01/05 16:23: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与科学革命(1)
“艺术”一词,原指“技术”,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正好代表与“科学”或“技术”相反的人类创造成果。但如果翻检任何一部现代英语辞典,就会发现,“艺术”一词的首要意义依然是“科学或知识”的形式,而其第二义也是“达到某种目的之系列手段与程序”。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区别于上述释义、包含美的观念的“艺术”,始终不是“艺术”的第一义。 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暗示,17世纪的西方科学革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发轫的“视觉革命”。埃杰顿更进一步...
[详细+]
2010/01/05 16:23: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与科学革命(2)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平行的方式。那么,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区别呢?20世纪的人,在看待这个问题上已与17、18世纪的人大相径庭。罗素认为:“在艺术上,没有天赋,就创造不了有价值的作品,而在科学上,甚至庸才也能为伟大的事业添砖加瓦。”立体派画家布拉克认为艺术与科学的区别在于:“艺术家力图激发人的情感,科学家力图令人信服。”也就是说:科学追求客观的精确性,排除多义性,寻求可以为大家辨认的客观性;艺术接受多义性,甚至加以强调,认为在主观经验王国里,多义性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现在许多人同意这种说法,但没有理解它所包含的深刻悖论。艺术的直观性使许多人误以为艺术易于理解,而科学则不然。艺术家和科学家普遍认为两者不同,所谓“左...
[详细+]
2010/01/05 16:23: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晁海现代水墨艺术散论
艺术简历 1955年出生于陕西兴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始已于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作应邀巡回大型个展10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香港艺术馆、浙江省博物馆及上海、广东、江苏、深圳等美术馆珍藏。已出版《晁海画集》、《21世纪优秀艺术家·晁海》、《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晁海》。 一 自1998年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晁海现代水墨艺术展”,并获得当代美术理论与批评界权威人士的一致称许和赞誉,引起强烈反响,到2005年8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隆重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晁海》大型画册(俗称“大红袍”),并在...
[详细+]
2010/01/05 16:22: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都市水墨人物画创作思考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人物画创作提供的广阔平台,也是画家们孕育激情与灵感的丰厚沃土,画家创作离不开生活。而生活这个词含义又十分广阔、深奥,决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体验生活,只是到生活中去搜集素材的概念。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是生活,画家本身就在生活当中。 生活与创作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创作过程也是生活。画家在生活中感悟人生,把自己对生活的情感用绘画这一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创作。在平常生活中总是同各种各样的造型形式相遇,作为画家决不能熟视而无睹,要善于体察、鉴别、感悟、分析、发现,虽然不是在纸上做画,而是在心中做画,久而久之,就能找到更多的意外的惊喜。 近几年由于工作原因,让我有机会生活在深圳这个都市里,在这火热的土地上,让我感受到城市里的活力,这里空气清新,...
[详细+]
2010/01/05 16:22: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概念并召开过几次大型学术研讨会,有关生态美学的探讨成为美学界的理论热点之一,其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我认为,生态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学科,而不是以生态学视角看美学或以美学视角看生态学。那么,生态美学何以能够成为美学的分支学科?美学与生态学有无内在联系?生态美学成 立的依据何在?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第一,一门学科得以成立,必须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专门的研究术语和研究方法。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
[详细+]
2010/01/05 16:15: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包装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对当今包装设计有着的重大影响,民间艺术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而服务的,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反映在包装设计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1、对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都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表达艺术形式,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例如遍布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在简洁明了的构图和造型中体会到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皮影艺术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表演艺术,与剪纸艺术不同的是通过线的牵动,可以产生强烈的表演效果。年画艺术在我国流传极广,代表地区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是人们歌颂英雄、祈求平安...
[详细+]
2010/01/05 16:15: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与营养补充
近年来,发现有个词很吃“香”是什么呢?“设计师”但有多少人称得上设计师呢?现在我们现在用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定位法为他们定一下位吧!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电脑操作员(懂几个设计软件,能熟练把图像或图形移来移,就像“拼图工人”) 二、设计员(开始有一点审美意识与观点,懂得借鉴他人好的图文设计元素,贯通入到自已的设计作品中来。) 三、设计师(审美意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作品中不但能吸收他人优点基础上还能渗透入自己的创作的元素(图文)进去,使产品真正具有它独特的风格与生命力。) 好!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设计师了,是不是时常碰到"断电"的情况,面对客户的项目无所适从,毫无头绪,找...
[详细+]
2010/01/05 16:15: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另类视觉艺术—抽象艺术
「学习」与「经验」,使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走向同值化的危机,因而使人的个体失去了独立人格的倾向,而无法解读对于事物的真正现象、感动与省思。生命中的失落感,也同时在人们越来越无法分辨自己的过程中产生。绘画,提示与外界沟通的可能性,并提醒人们不再用概念束缚眼睛,捆绑自己观看的角度与可能。让存在于脑海中的现有框架,解放出来。这才有可能使得存在于空间的细微感觉,与新鲜的场景,透过自由的氛围,跨过我们的眼睛,进入我们的心灵。让不合逻辑或非我们习惯中的景象事物,也可以成为眼睛体认的对象。试着打开双眼,活化人们的心灵,进而活泼与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写实的情感主题经常对应明确, 而抽象就经常以色彩与形提供与情感对应的元素。当元素线索与视觉共通性相违背时,观者情感的表达就经常难以切中画家情绪的重心。画家对于生活场景,...
[详细+]
2010/01/05 16:14: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美术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始终关联着现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动荡、多舛的命运。在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岁月里,大浪淘沙,烈火烁金,中国现代美术在美术形式的开拓与创新,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进展,艺术家思想与风格的转化,以及爱国主义主题的高扬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永久引为自豪的光辉的一章。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点燃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火。战争改变了一切关系,美术活动也不例外。首先,战争的强烈刺激,使抗日救亡成为美术创作压倒一切的主题,反映和宣传抗战,影响和教育人民参加抗战的题材一时成为主要内容。素有反帝传统的木刻与漫画成为先锋和主力。抗战一爆发,上海的木刻家立即分赴各地进行抗日宣传,参加救亡活动。他们举办木刻流动展览,出版发行刊物、画报,还开展木刻运动的辅导活动。上海的漫画家也...
[详细+]
2010/01/05 16:14:3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