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产品设计中“原点”的探求与运用
摘要:任何设计师在从事设计行为时都面临着对于设计突破“原点”的问题的寻找,即我们常提到的设计创意的出发点,不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其它的诸如平面、环艺等各种设计过程中同样如此。本文着重由产品设计行为入手,从设计“原点”的寻找;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将其具体的运用;及寻找到设计“原点”之后如何将其表述和更加完善这三个方面入手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原点 定义 需求分析 运用与完善 产品设计是一个较为程序化的,完整的生产过程,如果就此判断产品设计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或过度地强调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及科学技术的前提下简单地拼加一些产品设计师对于产品外部造型的塑造与描绘,这只是看到了产品设计作为后期的完成状态所...
[详细+]
2010/01/05 16:39: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包装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
弘扬人文精神是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具备了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现代科学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无比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导致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严重地压抑、扭曲、肢解着人性,窒息、扼杀、吞噬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狭隘、自私、冷酷、片面、机械、枯燥,这时人文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是势在必行的。 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人文主义客观上对精神造成压抑的势头有增无减,设计中如缺少人文精神,哲学被全盘否定,人类对极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对心灵世界的研究也被排除,尤其是反对关于世界和人生终极存在与价值追求被停止,忽视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性需求。高扬人文精神文明在一定...
[详细+]
2010/01/05 16:38: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包装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对当今包装设计有着的重大影响,民间艺术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而服务的,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反映在包装设计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1、对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都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表达艺术形式,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例如遍布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在简洁明了的构图和造型中体会到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皮影艺术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表演艺术,与剪纸艺术不同的是通过线的牵动,可以产生强烈的表演效果。年画艺术在我国流传极广,代表地区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是人们歌颂英雄、祈求平安...
[详细+]
2010/01/05 16:38: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创新是包装设计的灵魂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在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变。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喜新厌旧,以及对品牌的全新认识,都关系着包装设计的与时俱进,这里创新是灵魂。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品牌开始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市场。 设计创新在设计行业是一个热门话题,真正堪称具有创新的包装设计应是恰如其分的,完美无缺的实现创作意图,体现时代特点的赋予设计文化和民族风格的,包含企业本质和产品特色的,让人为之折服,并能在瞬间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包装装潢设计不是单求外表漂亮美观,最重要的是透过视觉图像来介绍产品的特点。建立和稳定它在市场的定位,最终达到提升销量的目的。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可以引领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因此,富有创新的包装设计并非只是一个...
[详细+]
2010/01/05 16:37: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浅谈运动服装板型设计
现在,运动服装板型正逐渐地向运动项目品类化板型演变,而且运动服装板型的流行趋势偏向于非专业型的板型风格,KAPPA运动品牌在国内的迅速崛起,更加证明了时装板型风格融合于运动板型中的巧妙之处。尤其是偏侧的四面分割结构造型,更加体现出女性S型线条,得到现代时尚女性的青睐,为运动服装时尚化着装奠定了基础。 现在,运动项目品类化板型风格已经逐步完善,打板师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在板型上做相应处理。比如篮球类服装为达到自由、奔放的特点,板型整体感觉会宽大一些。跑步类服装为追求速度,在板型尺寸设计上会小一些。因为品牌文化、品牌精神不仅只在设计理念上体现,更要在板型风格上体现,所以服装品牌在做工艺的同时,还要建设品牌板型文化。 我们就以李宁服装板型的九宫图为例来说吧。它通过服装...
[详细+]
2010/01/05 16:37: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当代艺术的异型地图
有人说,站在布鲁克林看曼哈顿,林立的高楼像墓碑。我不知道,他说这话时,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经典论述是否在起作用?(9.11后,两座最具象征性的“墓碑”成了无辜人民的“无碑的墓地”)可是在我们的媒体里,形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城市的建筑群都是一些好词儿,“如雨后春笋”。“春笋”不仅有朝气,而且速度迅猛。这就是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的背景之一。 城市大了,楼房多了,现代化的风格与嘴脸并存,依稀是人的模样。弱势群体越发显得自身的渺小。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做过一期节目“好大一棵树”,既有对现代化的忧虑;又有对于忧虑的民主性消解。通过“挑动群众斗群众”最终完...
[详细+]
2010/01/05 16:36: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浅论当代艺术的结构和手段
影响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艺术即生活”观。由杜尚到波伊斯以及“后波伊斯”的实践,视觉艺术从画廊、沙龙、博物馆等四壁围困的模式走向了户外。表现形态从平面走向了空间,从单一画种的纯粹性向手段的混用性过渡,架上与空间的复合并置、静态与动态的光效应、肢体和观念等非传统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视觉图式的共性特征被个性化的文化索求所解构。艺术的界面变宽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疆界被破除了,艺术的创作者和接受者不再以典型化式的沉思替代艺术的结果,艺术的阅读方式和图像的判断能力不再以经典为蓝本,而是面对当下,直接从自我真实的情境中接受甚至参与其中而互为表里。 艺术不是特权阶层的精神盛宴,也不是传统美学价值观的再现。艺术成为联接理性与非理性、己知与未知的形质...
[详细+]
2010/01/05 16:36: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现代主义的起源——后印象主义绘画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ionsm)一词,是由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杰·弗莱(Roger Fry)发明的。据说,1910年在伦敦准备举办一个“现代”法国画展,但是临近开幕,画展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下来。作为展览组织者的罗杰·弗莱事急无奈,便不耐烦地说:“权且把它称作后印象主义吧”。这一偶然而得的名称,毕竟还切合实际,因为参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后的画家。以后,“后印象主义”便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等。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
[详细+]
2010/01/05 16:36: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关于“后现代”的美学反思
“后现代”是在当下美术界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之一。这说明无论我们喜不喜欢,“后现代”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已经成为我们美术界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怎样对待“后现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的应用改变了西方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从而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的时代。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指出后现代社会是以计算机产业为基础的社会,知识作为生产力,体现为权利象征,谁掌握了知识谁就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即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时的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变,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
[详细+]
2010/01/05 16:36: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都市水墨及其现代经验
一、回顾 多画山林隐逸而少画闹市城镇,是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古人虽有宫廷、文人、仕女或市井风俗之作,却向来不占主流,尤其不占写意水墨画的主流。宋以来的水墨画大家,大抵都以山水花鸟名世。这是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也是它的一大缺憾。及至近代,身居商业都会的海派画家,依然是多画花鸟山水--海上的书画接受者们,不论官、商、士、绅,基本承继着老习惯,不出“烟云能供养,书画可清心”的价值目标。约略区别于古人的,不过多求些新异、浓烈和世俗趣味而已。即使画人物的任伯年、钱慧安等,亦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士人肖像为主,并不很关注当时的市民阶层。这与中国的农业文明、老庄思想、都市的不够发达有深刻关联,本文不述其详。 20世纪以来,出现了以徐悲鸿、蒋兆和、黄...
[详细+]
2010/01/05 16:35: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