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
美学原理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作者:高小康)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艺学界所争论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文艺理论的西方背景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乃至形成了关于中国文艺理论“失语”的焦虑。 但如果对经典的文艺理论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文艺学这种经典人文学术范式本身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和遮蔽性。如果说西方的经典人文学术传统中产生的文艺理论在研究中国文化问题时会产生偏颇和遮蔽,其实它在研究西方文化时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可能并非仅仅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其实更应当对具有西方经典人文学术特征的文艺学根本观念进行反省。 经典人文学术的局限性来自古希腊的学术传统。人文学术,或者说古希腊意义上的哲学,一个最根本的观念就是认为在自己之外存在着客观的知识...
[详细+]
2009/09/09 10:08: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文学问题(作者:钱翰)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最近几年受到文艺学界的广泛关注,参与讨论的学者也非常多。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举办“文艺学热点问题”的研讨会,众多学者对此问题再次发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见。从目前情况来看,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观点,大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思路和判断。第一种观点强调日常生活审美是我们所面临的客观社会现实,因此必须接纳并分析这一现象,陶东风先生认为“面对这种现象,美学与文艺学工作者应该突破审美活动的自律性观念,打破美学研究的传统对象,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寻找美学研究的新的生长点。”[1]他们的主要思想资源来自费瑟斯通和维尔施。第二种观点则强烈批判消费文化所导致的庸俗文化泛滥。童庆炳先生从两个方面对&ld...
[详细+]
2009/09/09 10:07: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美学的角色(作者:李丕显)
学术界似乎至今不见有人论及美学的角色问题。可是,美学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扮演、 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实在是关涉到学科的地位、价值、意义以及今后发展的大问题,应 该引起学人足够的重视。 一 首先,美学观念和美学学科本来凝聚着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因为人类之进化成为 区别于、高出于一般动物的人类,非常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他是有理想的“动物”。在长 期的社会实践中,人类形成了宏伟的高尚的理想,总是奔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奋勇前进。 在人类的多种多样的具体理想中,最重要的大约一是社会、政治理想,一是艺术、审美 理想。 尽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相当晚近的事情,然而初级的审美活动和审美观念、 初级的美的向往和追求却是早在人类童年时代就已经萌生了的。虽然&ldq...
[详细+]
2009/09/09 10:07:1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走进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作者:鲁枢元)
文学艺术问题并不单单是文学艺术领域内的问题。 这一判断并不难理解。但在中国,为达成这一识见,却在短短时间内驰过两个"急转弯"。起初,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文学艺术从单一的"为政治服务"的机械框架中解放出来,人们运用文本学、叙事学乃至心理学的诸多理论做了许多颇有成效的努力,急切促成文学艺术"返回自身";进入90年代后,人们的视野进一步扩大,才又发现当代的文学艺术早已经深深地陷入文化、政治、宗教、生态、种族、性别交织而成的迷惘之中,文艺学术与时代、社会、自然之间已经累积了如此纷繁的难题。这时,文学艺术才又不得不"走出自身",面对错综复杂的现代生活界。 或许,这"走出"与"返...
[详细+]
2009/09/09 10:06: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自然主义:观念与方法的悖谬(作者:鲁枢元)
美学中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是H.斯宾塞(Herbert Spencer)、E.格罗塞(Emst Grosse)、G.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T.门罗(Thomas Munro)、G.T.费希纳(Gustavo Teodoro Fechner),还有丹纳。这些人曾经高举着"自然"与"美"的大旗,在流派纷争的西方现代美学史中左冲右突,给人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今天,当我们在这里重新考察自然与美、自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时,也不可能绕过他们。 出于对西方现代文明中人与自然的长期对抗,物质与精神的严重分裂,以及哲学领域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激烈争斗,这些人希望给世界的存在、给人类行为的解释、给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艺术审美现象重新寻找一块基石,于是他...
[详细+]
2009/09/09 10:05: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沉沦的自然及其拯救(作者:泓峻)
一 大自然因何而成为对人具有审美价值的风景?这是一个不能一概而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观照自然。 莎士比亚有这样的诗句:"旭日不曾以如此温馨的密吻/给予蔷薇上晶莹的黎明清露,/有如你的慧眼以其灵辉耀映/那淋下在我颊上的深宵残雨,/皓月不曾以如此璀璨的光箭/穿过深海里透明澄澈的波心,/有如你的秀颜照射我的泪点,/ 一滴滴荡漾着你冰雪的精神。" (1)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旭日、蔷薇、皓月、海洋是完全被拟人化的。而对自然事物的拟人化描述接着便以比喻的方式纳入了对情人的赞美之中。这里首先是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自然之上,自然因与人的情感相契合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自然不过是人的另外一个身体,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在有些人的眼中,自然是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对立的...
[详细+]
2009/09/09 10:05: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学术的特征及发展走向(作者:蒙培元)
一、"学术"与"道术" 在中国,"学术"是对"道术"而言的,二者有紧密联系。"学术"是"道术"指导下的学术,"道术"是靠"学术"来支持的。二者结合,构成了广义上的中国学术。只从"道"的立场谈中国学术,容易抹杀中国学术的实际内容;只从"学"的立场谈中国学术,容易忽视中国学术的根本特征。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学术"与"道术"的严格区分,但是,当我们回顾中国学术的发展时,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
[详细+]
2009/09/09 10:03: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古代(作者:曾繁仁)
一 在我国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之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突现了出来。很明显,没有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国文化建设,我国的现代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当前,全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日益加剧,在我国又由其特定原因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但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文化呢?学术界对此的看法分歧严重,这种分歧又主要集中在对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之上。众所周知,"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观念,它几乎统领了中国古代儒、释、道各家。但最近学术界对其评价却截然相反。季羡林认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他说,"具体来说,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详细+]
2009/09/09 10:02:3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作者:曾繁仁)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际性的生态理论热潮中由中国美学家首先提出的。10年来,它逐步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迄今为止,已经召开过全国性会议7次,并有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其为学位论文的论题。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代表性的论著。其较为重要的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生态学引论》、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王偌的《欧美生态文学》等。特别是今年8月19至21日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在青岛主办"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有18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当下的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态势"、"西方生态批评与环境美学"、"东方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化"与&qu...
[详细+]
2009/09/09 10:02: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以美学为例(作者:樊美筠)
今天,一场旨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正在西方风起云涌。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这一运动更向纵深发展。"绿色运动"、"深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等都是这一革命的重要组织部分。这一生态革命的核心是否定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世界观,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意识,将以往只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仅视为人的资源库),转变为从自然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视作一个有待照料关心和爱护的大花园。) 西方思想家在认真检讨生态危机的思想和理论根源的同时,也努力为这场生态革命寻找自己的思想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西方思想家...
[详细+]
2009/09/09 10:01: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