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明清时期绘画流派的涌现
鸦片战争前的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虽然趋于保守,但绘画领域却出现许多富有特色的流派与个性强烈的画家,各领风骚,树织画坛。 [明]陈洪绶《荷花鸳鸯图》 明初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遍于宫廷、民间,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复兴于苏州,后期士大夫文人画更是向独抒性灵发展,以画为乐、以画为寄。 [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之一 明清变革,并没有割裂绘画的传统,清代仍然画派林立,摹古、创新各行其道;文人画、西洋画也对宫廷绘画产生了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还以画为生、以画泄愤,金石书法的刚健之风也溶入了绘画。民间绘画更加世俗化、商品化;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最后辉煌,清代绘画已呈现出发生奇变的倾向,为近代中国绘画的改革作好了准备。 [明]陈洪绶《品茶图》“华山派&rd...
[详细+]
2010/01/15 10:56: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富丽堂皇的永乐宫壁画
元代文人画虽属花坛主流,但民间画工画也不寂寞,尤其是元廷宽容的宗教政策,促进释、道、伊斯兰教绘画的发展,其中山西芮城道教永乐宫壁画最为著名。 泰定二年(1325年)完成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总面积420余平方米,画了近300位天神在朝见元始天尊时的情景,构图宏阔,场面雄伟。其中8个主像皆作冕旒帝王装,雍容大度,配以仙曹、玉女、香官、使者、力士、五岳、四渎等神像,分三至四层安排;奇踪异状,是舍如堵,坐立翘企,浑然一体;人物作重彩勾填,细部采用填金沥粉加以突出,线描飘逸自然,动挫有致。全图红绿相间,富丽高华,而一切众灵莫不风神俊爽,挂壁行云,情采奕奕,充满仙气。 [元]永乐宫壁画 《朝元仙仗图》(局部) 约于至正十八年(1358年)完成的永乐宫纯阳殿《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壁画,作连环式...
[详细+]
2010/01/15 10:55: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诗书画印与“文人画”
在文人画兴起的元代,绘画已发展成为文人寄托情趣的艺术。才气横溢的文人除画物寓意外,还写诗填词于画上,解释画意,抒发情感,典雅含蓄,意趣无穷;有的画家更为直露,索性摆脱诗词格律的束缚,信笔在画上提句跋文,直抒胸臆。书法或奔放,或秀逸,或朴拙,或工整,与绘画笔墨风格相融,起到图文互补、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此时治印多用圆珠文;闲章、名印,或白文,或朱文;形制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肖像,或形物;有的押脚,有的起首,在素纸绢绫上与书法黑红相映,虚实互见,赏心悦目,给绘画增添了妙趣不尽的书卷之气。 [元]张彦辅《棘竹幽禽图》 梅、兰、竹、菊“四君子”与松、石,也成为文人画家喜爱的题材。梅花凌寒而开,兰花香而不艳,竹子四季常青,菊花傲霜吐香,松树挺拔常绿,石头坚硬难犯,它们皆被文...
[详细+]
2010/01/15 10:55: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元四家”的风貌
元代中晚期活动于江南的黄公望(1269年-1354年)、王蒙(?-1385年)、倪瓒(1301年-1374年)、吴镇(1280年-1354年),因皆在笔墨技法上成就显著,画山水以寄托清高避世的情感,对文人山水画典范的形成作出贡献,而在画史上被称作“元四家”。 黄公望出身小吏,所作山水以疏体见长,用笔简远,若不经意,平淡天真之趣溢于画卷,流露清高隐逸的思想。他的《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长630厘米,村舍隐约,渔舟出没,林峦森秀,笔墨苍简,颇得富春江两岸烟波浩渺、坡峦清润的情趣,被誉为“画中《兰亭序》”。 王蒙出身官员,为赵孟頫的外孙,所作山水以密体见长,布局充实,结构饱满,用笔多变。皴法丰富,厚重繁密。 如《清卞隐居图》,重...
[详细+]
2010/01/15 10:55: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高克恭的山水画 [元]
元初画坛上流传着“南赵北高”的佳话,将南方的赵孟頫与高克恭(1248年-1310年)相提并论。 高克恭为色目人,他曾与赵孟頫同时在北京任职,后来两人又在江南共事彼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受赵孟頫影响,高克恭对书画的兴趣与日俱增。他悟性极高,善作山水、墨竹。尤其喜爱董源、米芾的画风,卷面云烟流动,淡雅有致,富有诗一般的韵律,生机盎然。 如《云横秀岭图》,以大设色绘云山烟树,远处岭高入云,雄伟挺拔,岩壑幽深,气势憾人;山顶青绿横点,莽苍葱郁,龙脉起伏,绵延天际;画面中部的云烟,流布飘逸,充满动感,既增添了山势的奇伟,又具有莫测之势,令人遐思不已;近处孤亭傍湖,溪流潺潺,丛树掩映,动静相宜,颇有清趣。全图笔法粗中有细,墨色层次丰富,立体感与质感皆很突出,与董源、米芾两家技法合参,别开生面...
[详细+]
2010/01/15 10:54: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赵孟頫——“文人画”的倡导者 [元]
如果说苏轼是文人画的积极提倡者,那么开文人画风气的当推元代画家赵孟頫(1254年-1322年)了。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浙江吴兴(今湖州)人。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他生于宋元鼎革之际,在半推半就中入元廷做官,却遭到皇室的猜忌与防范,而又无法摆脱朝廷的笼络与利用,心情十分矛盾和痛苦,乃将精力倾注于对艺术的追求,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诗书画印、音乐文学无所不精,终于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赵孟頫的书法不拘一格,篆、隶、楷、行、草,皆能运笔自如,潇洒秀逸,有“松雪体”之称。他的绘画,凡人物、山水、花鸟、鞍马,皆墨韵高古,或以书法入画,博采晋、唐、北宋诸家之长,以气韵生动取胜,所绘《鹊华秋色图》,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纤,有宋人之雄而去取犷。 [元]赵孟頫《浴马...
[详细+]
2010/01/15 10:53: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以笔墨情趣为主流的元代绘画
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封建王朝,由于元初蒙古贵族废除科举制度,又将百姓非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南人最*,从而造成江南文人“学而优则仕”美梦的破产。为了吐露胸中的不平,文人以画寄托思想成为风尚,给元代绘画带来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重要转折。同时,元代南北一统,疆域扩大,各民族间的美术交流日益频繁,涌现出一批酷爱中原传统书画的少数民族美术家。 [元]方 雅《竹石图卷》 元初以赵孟頫、高克恭(回族)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复古,回归唐和北宋的传统,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因此开出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气。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推动画坛的发展...
[详细+]
2010/01/15 10:53: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寓意深远的水墨画
南宋时期,理学、禅宗皆很发展,思想界十分活跃,而且理学与禅宗趋向互溶,如理学大师朱熹就与禅僧往还,交流学问,颇为相得。 这一时期禅宗南派也更为繁荣,许多饱学之士不满当局偏安江南,纷纷逃禅为僧,以求寄托,僧侣的文化水平随之提高。一批禅宗僧侣画家亦应运而生。他们以禅宗南派“顿悟”思想指导绘艺,着墨不多,深藏玄机;题材不拘,皆作禅理;所绘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调。其中梁楷、牧溪(又名法常)最为著名。 [宋]梁 楷《六祖破竹图》 梁楷曾任画院待诏,后不满政局,弃职为僧。他的画风以简练迅疾出名,用线条含水墨变化之趣,多书法飞白遒劲之势,人称“折芦描”或“钉头鼠尾描”。传世《李白行吟...
[详细+]
2010/01/15 10:52: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朴实的辽金绘画
与南宋画院虚旷空灵的创新之风相比,北方辽朝、金朝的绘画则显得马背民族之称的契丹、女真,在绘画上亦常有游牧的情趣,多写本民族之生活题材,如放牧、骑射、游猎等,粗犷奔放;花卉鸟禽带有浓郁的装饰味,构图讲究对称,技法工细。 如辽代画家耶律倍(李赞华)的《射骑图》、胡环的《卓歇图》,描绘契丹人物真实而生动,多大漠不毛之景趣。 [辽]赵 霖《六骏图卷》(局部)[金]张 瑀《文姬归汉图》(局部) 金代画家张瑀《文姬归汉图》,虽绘历史故事,却以女真民族为模特儿,人肥马壮,胡服皮衣,风尘仆仆,朔放气象充斥画面。 辽代崇尚厚葬,金代流行薄葬,故而辽代墓室壁画要远比金代发达,其题材亦与游牧生活多所关联。如内蒙古库伦旗七号辽墓壁画,描绘契丹游牧狩猎的生活场面,驼马成群,帐篷互连,人们握竿驭马,粗犷豪放,草原...
[详细+]
2010/01/15 10:52: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意境深邃的马远和夏奎
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江南秀丽的风景便成为宫廷画院画师们模写的对象。如西湖、钱江风光,往往是画家乐于描绘的题材。然而江南山水以疏淡秀逸见长,与北方雄浑奇伟之势不同,为了展现江南烟笼雾罩、清旷空灵的美景,画家马远创造了构图简洁、以偏概全的方法,即突出主景于一隅,其余用渲染手法逐渐变化为朦胧的远树水脚、雾雨烟岚,并通过指点眺望的人物,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人称“马一角”。如《踏歌行图》、《松下高士图》、《射鸟图》等。 [宋]马 远《踏歌行图》 南宋画院另一位画师夏圭,亦善于以虚代实、计白当黑,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表现浩渺的空间,后人称之为“夏半边”。如《松溪泛艇图》、《烟岫林居图》等,意境高简,发人幽思。夏奎与...
[详细+]
2010/01/15 10:51: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