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八)
观念艺术与大地艺术 极少艺术有一些分支,彼此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但实际上又非常接近。其中之一是观念艺术,它将极少主义转变到一个完全非材料的地步。艺术变成为观念的艺术,或为信息的艺术。 观念艺术的先驱之一是约瑟夫·库苏斯(Jaseph Kosuth),他在60年代后期的某些作品就已在最正统的观念艺术的范围之内。他以对艺术市场的物质主义怀抱敌意而著称,他对波普艺术拥有的物质主义利益作出了猛烈的反应。例如,库苏斯在他的《作为观念的艺术》系列中,精心安排的作品包括从使用能在画廊出售的经过装裱的直接影印品到在报纸中被预定的版面。他写道: 这种把作品的直接性强调出来的方式完全可能与被分割的绘画联系起来。新的作品与昂贵的物品没有关系——它和大多数...
[详细+]
2010/01/19 14:19: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外国古代雕塑
外国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这些亚非欧三大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魂宝。 外国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作品产生于2.5万年前,这类雕塑体积小,供原始人随身携带,它们看来像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曾在欧洲流传了很长的时期。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此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
[详细+]
2010/01/19 14:18: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明清时期的砖雕、石雕
戏曲砖雕与石刻宋元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兴盛,它们在明清以来的继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戏曲木雕则在前代少见,或许是由于其材质不易久存的原因,使我们难以看到比较久远的历史遗物。明清戏曲砖雕与石雕从宋元墓葬中走了出来,大量进入俗世的生活环境,木雕也不失时机地掺杂其中,构成明清雕刻艺术的一支劲旅。 明中业以后,全国的商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富商大贾,他们富比王侯、财力雄厚,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回归故里则大兴土木,建砌广厦巨宅,以便荣夸富贵,炫耀于市廛乡里。但是由于封建等第观念和官僚政府规条律令的限制,他们不能在建筑的规模和用材上有太大突破,因而转为在有限的空间里倾注巨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精心装饰,恰如安徽《歙县志》所说:“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他们...
[详细+]
2010/01/19 14:17: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明清时期的泥塑
泥塑玩具在宋人画的《货郎图》等图绘里已经见到踪影,元代民间称之为“磨合罗”,很受小儿的喜爱。明以后,泥塑戏文故事人物的逐渐多了起来,清代泥塑戏人成为一项专门的手艺。戏曲泥塑在江、浙一带十分流行,无锡、苏州都是集中生产地,北方则有天津“泥人张”作为代表。 无锡惠山泥人的制作相传开始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在清代的咸丰、同治时达到极盛。传统的惠山泥人分为泥粗货和泥细货两大类。泥粗货是早期产品,用模具铸型,上色也简略,因而制造的泥人比较粗放。其中有一些“小戏文”,又叫“小板戏”,通常以二至四人为一组,或皆文人仕女,或皆武将,下部用竹签插在泥板上,武将于泥坯背后插有纸靠旗。这些戏人通常在面部勾彩,以区分...
[详细+]
2010/01/19 14:17: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宋元时期的墓葬砖雕装饰
北宋初期墓葬沿袭晚唐五代的简单仿木结构建筑形式,但中期以后,随着社会风习的奢靡,结构复杂的仿木结构雕饰墓葬出现并逐渐普及,不但用砖雕造出立柱、额枋、斗拱等屋室建筑形制,并按照厅堂内室的状貌布置墙壁装饰,例如雕出桌椅门窗,配上墓主人神像,以及歌舞戏曲演出场景等。这类墓葬主要流行于河南中部的开封、郑州、洛阳一带。金代以后,这种墓葬的集中地转移到山西南部盆地,而将其建筑形制推到极至,墓室中往往雕饰得富丽堂皇,四壁基部都是结构复杂的束腰须弥座,中部周遭砌雕花格子门,有些还有回廊栏杆,上部为重重叠叠的铺作垂昂,有时砌出重檐屋顶形状。墓室四壁一般由四座房屋的外檐建筑构成前厅、后堂、左右厢房式的四合院。这类墓葬里戏曲装饰几乎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元墓与金墓相较,则出现工艺技术与建筑艺术上的大倒退:墓室结构由精密...
[详细+]
2010/01/19 14:17: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宋元时期的石刻
宋元戏曲石刻和砖雕一样,主要也是墓葬出土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墓壁石刻,一类是石棺刻。 墓壁石刻与砖雕的形式接近,作用相同,都是世俗观念的反映。它的出现是与以石料建砌墓葬相联系的。在一些石料采集方便地区,人们普遍用石块建砌坟墓,并在上面绘刻戏曲图像,于是就产生了戏曲墓壁石刻。目前在四川的山区发现了成批的石砌拱墓,其中时有戏曲雕刻。此类墓葬皆有简单仿木结构的雕饰,并于石砌壁面上以阴线雕刻或凸面浮雕戏曲图画以及其它生活图像。中原地区的石刻比较少见。 戏曲石棺刻为在墓葬石棺的壁面上雕刻戏曲图像。石棺作为丧具来源甚古,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史记·秦本纪第五》说,纣的大臣蜚廉曾经“得石棺,铭曰:‘……赐尔石棺以华氏...
[详细+]
2010/01/19 14:17:0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代建筑——国外传世经典:卢浮宫
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王宫最初始建于12世纪初,从15-18世纪历经4次改建和扩建。中院的东立面是古典主义风格,最为人们推崇。法国总统密特朗请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金字塔形透明屋顶。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像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卢浮宫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但于1546年建筑师皮埃尔&mi...
[详细+]
2010/01/15 15:51:2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 创始阶段 这一时代包括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整个奴隶社会的夏、商、周。 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及干栏式建筑。 前秦的建筑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商代早期宫殿遗址。商代末年,商纣王大兴土木:"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这一历史记载也已为现代考古发掘所证实。 周朝的建筑较之殷商更为发达,尤其技术进步很大,开始用瓦盖屋顶。此时建筑以版筑法为主,其屋顶如翼,木柱架构,庭院平整,已具一定法则。在陕西歧山凤稚村发现了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在扶风召陈村有西周中晚期...
[详细+]
2010/01/15 15:50: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建筑历史——帝王建筑:惊世墓葬秦骊山陵与兵马俑
惊世墓葬-秦骊山陵与兵马俑 陵墓中空前绝后的宏伟作品,当属秦始皇骊山陵。关于它,文献中曾有不少令人惊异的描述;然而,事实上更有为文献所不曾道及的惊人之处,例如震动世界的兵马俑坑,在最初的文献里并无记载,人们所知道始皇陵留下的只是体量古今第一的高大人工夯筑的封土——陵体而已。 秦始皇陵,史称“骊山”,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三层。这陵经过两千多年风雨剥蚀,原来的体形应该更为巨大。陵体周围有夯上墙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 惊世墓葬-秦骊山陵与兵马俑 始皇陵的选地形胜极好。陵南正...
[详细+]
2010/01/15 15:50: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推陈出新的“北李南陆”
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激烈变革,在全盘西化、中西融合,以及新儒学思潮浸润的二十世纪后期,中国绘画不断发展的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李可染(1907年-1989年)、陆俨少(109年-1993年)就是推动当代中国绘画发展的南北二位著名教授。 [现代]李可染《清漓烟岚图》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曾就学于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后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本世纪中国绘画的传统主义大师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及改良主义大师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都是他的老师。在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他“以最大的功力打入传统,以最大的勇气打出传统”;并将西洋画中的明暗法、几何造型法、封闭立体主义构图法等技巧,透过自己的理解,适切地融入个人的绘画中,不但塑造出具...
[详细+]
2010/01/15 11:08: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