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石雕的历程——隋唐五代石雕
隋唐时期的石雕 如果我们说佛教艺术是救苦救难的艺术,那么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故,进行隋唐的大统一时期,它就开始丧失独领风骚的地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兴旺发达,中华艺术再现百花竞放的局面,石雕艺术也形成发展的新高峰。 由于雕塑艺术的繁荣,文献记载的有关艺术家的传闻也较前代多。例如唐高祖献陵的石犀上,留有“武德拾年九月十一日石匠小汤二记”的题铭,这令人联想到战国时代“物勒工名”的传统,确有重睹盛世之感。当然,当时的上流社会仍不免把石刻艺术家视为“贱工”,但有关雕塑家杨惠之、韩伯通、张爱儿等人的传闻,已足以证明雕刻艺术对社会生活之影响有多么巨大。 唐初年,由于国家尚未从战乱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所以唐高祖李渊献陵的石刻也只...
[详细+]
2010/01/19 15:48: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石雕的历程——辽金元石雕
辽金的石雕 辽、金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陵邑制度,也是仿中原旧制,可惜陵前雕刻多遭毁坏。辽太祖陵墓仅见石人、石经幢、契丹文碑等残迹。新疆沙车境内的西辽墓仍有石人、石马遗留。金代显贵墓葬今存东北地区者,仍多见有石碑、望柱、石虎、石羊和石人遗存,这些石雕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但也难同中原宋陵石媲美。 十国的五代两宋时期,事实上是契丹族的辽王朝和女真族的金王朝在统治着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前后历时三百多年。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辽金时期的石雕作品也大多具有同在原石刻相似的样式风格。与前代相比,他们仅仅是趋向于修长的造型,风格更为优美典雅。此外,在内蒙古巴林左旗等地,还遗留有辽代的佛教石窟。 金代开凿佛教石窟造像的形迹不多,今存陕西富县石泓寺的石窟造像3000多尊,可称金代石刻艺术...
[详细+]
2010/01/19 15:48: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石雕的历程——明清石雕
明清的建筑石雕 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动乱、复苏、繁荣又走向崩溃的最后一轮循环的周期,当时的建筑艺术,还是沿着古典艺术析传统向前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高峰。 明代的宫苑、陵邑的规模都十分宏大,附丽其中的建筑石刻艺术也取得了不少创新的成就。清肛的离宫园林,更是在规模质量上超过了明代。 石刻华表古已有之,但明代天安门的白石华表却自有其时代的特点和艺术成就。它是以多种雕刻手法塑造的空前建筑装饰,华表柱身的主体龙纹,以压地隐起的浅浮雕刻画出蟠曲而上的龙形,间夹以云纹华饰,使得华表瑰丽而庄严,其柱头上满饰异彩纷呈的透雕云朵,莲瓣石盘上饰以圆雕的雄狮。其下还有华丽的八角座,围以雕刻精致的龙纹栏板和雕刻有狮子的望柱。综观华表的总体造型,它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升...
[详细+]
2010/01/19 15:47: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一)
前言:二十世纪后期的雕塑 在西方文明史中,雕塑这门艺术在传统中所充当的角色有限:它具有宗教性,作为宗教崇拜的一种媒介和膜拜的对象一直为宗教服务;它具有纪念性,作为著名人物或事件的纪念物,也许是一个城市或国家的象征;此外,它还具有装饰性,大至建筑工程小至家庭室内装饰它都侧身其中。到了20世纪下半叶,雕塑的这些职能虽然依旧存在,但在最近这几十年中已经逐渐减弱。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那种过去曾经作为宗教侍仆的艺术现在其自身变成了世俗社会中的一种宗教——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1930年发表的《文明与缺憾》一文中就曾预言到这一发展趋势。 1960年代以后的雕塑作品,绝大多数是为了在博物馆里展出而制作的(那些时常受到贬谪的室外雕塑公园,仅仅是博物馆建筑的一...
[详细+]
2010/01/19 14:46: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二)
战后:新传统与老传统 在现代主义绘画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明显的断裂。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使纽约取代巴黎成为艺术活动的新的中心。在雕塑上很难这样明确地肯定连续性的发展被中断了,也没有这种脱离欧洲的明显变化——尽管有这样的事实:由于冲突所带来的剥夺与干扰,战争年代在欧洲几乎没有产生重要的雕塑。 战后,大多数主要的第一代现代主义雕塑家仍然创作力旺盛——有一些人得到了他们以前绝不敢奢望的机会,因为纳粹对现代艺术运动的迫害,现在反而使它获得了迟到的崇高地位。《鹿特丹城难纪念碑》(1947年)就是这种情况——奥斯普·查德坎,早期作为一名正统的立体主义雕塑家,创作的一件震撼人心的感情强烈、动作夸张的作...
[详细+]
2010/01/19 14:46: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三)
战后意大利的雕塑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意大利的当代艺术,尤其是雕塑,便得到人们的重新认识。在战后的意大利,那些在世界上颇具声望的雕塑家们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象征的,一类是抽象的。从总体来看,一般认为象征派更加具有意大利的“典型”气质。 当时两位主要的象征派雕塑家是杰阿柯莫·曼祖(Giacomo Manzu)(1908年生)和马里诺·马里尼(Marino Marini)(1901年生)。他们早在墨索里尼时期就已声名斐然,而与其30年代的成名作相比,他们1945年的作品从很多方面来讲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马里尼最早的成功作品之一是《武装的意大利》中的人物,它是1932年为庆祝法西斯政治建立10周年的官...
[详细+]
2010/01/19 14:46: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四)
虽然“50年代风格”给英国十年的雕塑带来广泛而持久的有显著特征的趣味,但它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刻板的束缚。两位在50年代建立起声誉并开始其艺术生涯的雕塑家是伊丽莎白·弗林克(Elisabeth frink)和爱德华多·保罗兹(Eduardo pao1ozzi)。弗林克出生于1930年,1952年首次在伦敦举办了她的个人展览。她早期作品中那种凹凸不平的表面首先使她获得了好评,现在看来是那个时期的典型风格:她的动物雕塑,特别是鸟,如《预知鸟,第四号》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采用了一种在当时尚属精雕细琢的语言。但是直接将她与当时出名的其他艺术家相比较,弗林克就显得比他们更靠近传统——她的男人体和穿盔甲的武士比19世纪英雄的气概有过之而无不及。这...
[详细+]
2010/01/19 14:45: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九)
意大利“贫困艺术”与英国废品艺术 60年代末期,雕塑中的极端主义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现代派的发展使这些艺术家们感到有一种压力在迫使他们不断地向前探索。但另一方面,极端主义也提出了难题。的确,从极少艺术的纯粹形式来看,它似乎成为永恒的终极答案,从这一均衡点上不太可能再有继续发展的余地。针对这种情况,博伊于斯的作品提供了一条出路。博伊于斯认为,一位雕塑家的真正角色应是社会的推动者,而不是物体的生产者。这一观点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纯粹的极少主义者都是美国人,而博伊于斯是欧洲人。若有人试图区分这一时期——60年代未和70年代初——欧洲前卫派与美国前卫派作品的主要差别,那么就是这种对社会的关注构成了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
[详细+]
2010/01/19 14:27: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十)
人种学、考古学与手工艺 人种学与考古学主要是前面提到的“伪装”的多种来源,而不是纯粹的科学——这是很自然的,因为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人种学与考古学的素材。对建筑学的兴趣是与此相一致的;对心理学理论也反映出同样的兴趣,这种倾向最终可以追溯到超现实主义。在近期作品中最有兴趣借助于这类来源的雕塑家之一是美国人罗伯特·斯塔克豪斯(Robert Stackhouse)。他的首创性基于他创造“场面”亦即形式的能力。他的雕塑总是设计成把观众包括在一种仪式内的装置。一个非常壮观的实例是称为《奔跑的动物,驯鹿跑道》的装置作品,作于1976年。这件作品由用木板条搭成的一个弯曲的长廊构成,在两端装饰着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一对驯鹿角。...
[详细+]
2010/01/19 14:27: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商代雕塑2
中国商代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有青铜、陶土、玉石、牙骨等,题材主要为人、动物与各种神异动物,有圆雕与浮雕两种形式。有些是建筑上的装饰,大多数是工艺美术品或器物上的附加装饰,也有一些是具有独立意义的雕塑作品。 早期作品 在相当于夏商之际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中,发现有陶土捏塑的龟纽盖、蟾蜍、羊头纽饰等(见二里头陶塑)。玉制品中有兽面纹柄形器,柄上刻有花瓣纹与兽面相间的纹饰,柄端琢成兽头,造型优美,代表了当时制玉工艺的最高水平。在稍晚的二里岗文化遗存中,出现更多的小型陶塑作品,有跽坐人像和虎、羊头、鱼及许多龟的形象。捏制手法朴拙,但能相当准确地抓住对象的基本特征与动态,并注意了造型的完整性。龟的形象很多,可能与当时的迷信观念有关。 人物雕塑 商代人物雕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写实的或比较写实的人物...
[详细+]
2010/01/19 14:26: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