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视觉思维概念及其创造
摘要:视觉思维及其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其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这是因为,一方面视觉思维概念与传统哲学或一般心理学的观念不符;另一方面,视觉思维却与思维的创造性密切关联。文中提出了关于视觉思维创新功能的具体特征,以及深入研究的角度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视觉思维 视知觉 视觉意象 创造性思维 一、关于视觉思维概念 1.在哲学和心理学的传统观念中,“视觉思维”概念是不合理的。 首先,从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视觉杨维”概念的不合理性。 所谓视觉,也即视知觉。大传统心理学中,一般认为,知觉(或感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中低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
[详细+]
2010/01/22 15:45:2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
——《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成果简介 杭州师范学院金雅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批准号为03CZW00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这一研究成果主要由梁启超美学思想的逻辑脉络、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四大范畴、梁启超的文艺思想与艺术美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价值与启迪等四大部分组成,研讨了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基本建构规律、主要理论内涵、重要范畴命题、整体精神特质、根本方法特征、基本理论价值与局限,在此基础上对梁启超美学思想融会中西的理论特质、承前启后的理论地位进行了论述,并从新的世纪之交民族美学学科建设与人文理想建构的现实条件与需求出发探讨了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于今天民族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此外,该成果还附录了...
[详细+]
2010/01/22 15:43: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刘岳兵 一、艺术文化的转型 20世纪是中国历史突变的时代。引起这场突变的因素有来自西方的冲激,也有来自传统自身的裂变。这种变化是如此广泛,以至于它包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这种变化又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它直指人们的心灵深处。中国古典艺术的终结和近代艺术萌发的新旧交替和转型就是这种变化在艺术领域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以诗书礼乐作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的文化理想。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中那些只有通过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发掘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
[详细+]
2010/01/22 15:43: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美感的形成原理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某种美。人在主观上认为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根本原因。教育人们形成合理的观念文化形态,...
[详细+]
2010/01/22 15:42: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三峡民间美术造型与审美的特征
在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百花园里,一枝优美、绚丽的三峡民间美术之花正俏然绽放。疯狂学习多姿的三峡民间美术在上承巴蜀文化,下启荆楚文化,饱含着自身的思想基础、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伴随着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的三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向世人展示出古老的三峡艺术的真谛和现代艺术生命的延续。三峡民间美术以淳深宏富、神奇动人的造型与审美,表现出源远流长的独特三峡民俗文化的神韵,赋予三峡文化艺术一种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取向。她是三峡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在三峡艺术长廊中散发出浓郁的艺术芳香和显示出十分诱人的艺术魅力。 一、造型特征 艺术的造型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任何艺术都需要用造型的手段来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不同地域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造型手段...
[详细+]
2010/01/22 15:38: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材料探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提出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①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
[详细+]
2010/01/22 15:38: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汉语语境与西方美学 ——对20世纪中国接受西方美学的沉思
作者:牛宏宝 摘要:任何承载自身文化的语言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而语境作为一种独立自足的结构,具有最基本的阐释功能。“汉语语境与西方美学”讲述的是汉语语境如何转述、阐释西方美学,以及两种独立的语境相遇时所形成的阐释学意义的对话关系。本文认为“跨文化”“影响”,是一种阐释学的基本语境,在此阐释学是进行该领域研究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汉语语境;西方美学;影响研究;转述;阐释学对话 当“汉语语境与西方美学”这个标题呈现于读者面前时,就能从标题本身看的出它主题:它呈现了两种完全差异的文化具体到美学领域的相遇。“汉语”在这里当然最...
[详细+]
2010/01/22 15:37: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西方现代美学话语转换的四个方面
牛宏宝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摘 要: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的构成力量和话语陈述的逻辑与传统美学话语的完全不同,并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1,传统美学话语遵循身体劳作与物之物性之间“交互转让”的有机原则,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则诞生于主体对世界进行肢解和符号编码的历史语境中;2,主体在现代美学话语构成中居主宰地位,并经历了由非理性主体霸道到被消解的转变;3,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也经历了“语言转向”,语言逐渐上升为美学和艺术的核心;4,传统“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的“美”已被现代主体的“显现”所形成的崇高、丑和荒诞所取代。 关键词:西方现代美学;话语转换...
[详细+]
2010/01/22 15:37: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美的分析
何新 本文载自何新著《危机与反思》 一、美是一种价值 没有疑问,美是一种价值。价值是来自人对于事物的一种区别、选择和评价性判断。判断具有两类,即肯定型与否定型。价值判断也有两类,例如: 美/非美(丑)好/非好(坏)善/非善(恶) 一种美学中的价值,来自主体对于对象之意义,所给予的一种选择和估量。在价值的选择和评估中,不仅映射出对象,而且映射出主体自身。价值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比较;所以价值有程度——即量的差别。极端的不美是丑,但在非美与丑之间,有非美非丑。各种美的范畴,也都可以作比较,从而显示出从程度到意义的差别,例如:优美、...
[详细+]
2010/01/22 15:35: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与现实的美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 在黑格尔哲学中。美的概念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宇宙生活是绝对观念体现的过程。只有在其整个空间和其存在的全部时间内的宇宙才是绝对观念的完全体现;而在为空间时间所限制的某一事物中绝对观念是绝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绝对观念体现后就分解为各个特定观念的链条;而每一个特定的观念也同样只有在它所包罗的无限众多的事物或实体中才能完全体现,但绝不能在某一个别实体中完全体现出来。 但是,一切精神活动领域都…… 一切精神活动领域都受从直接上升到间接这条规律的支配。由于这条规律,那只有经过思维(间接形式下的认识)才能完全理解的[绝对]观念,起初是以直接的形式或一种印象的形式出现于心中,所以在一般人心目中,为...
[详细+]
2010/01/22 15:33: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