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气与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之生成
【内容提要】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槟心范畴。气贯穿于中国美学的始终,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气具备三个基本的内涵:生成、生命、生态。气本身所具有的生命本厚、生命精神、生态内涵影响了中国美学生命精神的生成及其独特的个性。 【英文摘要】Qi is an ontology categ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a core categ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Qi permeates the whole process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aesthetics.There are three ...
[详细+]
2010/01/22 16:26: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美感的形成原理
王 波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 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 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某种 美。也就是说,人在主观上认为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 ,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 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 。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 ,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 ,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 ,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 ,人们过...
[详细+]
2010/01/22 16:26: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屈原美学品格的精神解读
没有见过<<屈子行吟图>>的真迹,但知道这是明末清初的画家陈洪绶所作。画面上屈原的造型凄苦而忧忿,2340年前的屈原是否就是这样的一副模样,现代人无从可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形成共识的--诗人一定是清瘦而凄苦的,画家图中的造型实际上是借画以抒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借古喻今的手法不仅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在一些书画作品中这种影响更为深远。 当然,我的本意不是来说这副画的。现在又到了五月,又想起了屈原。当然这也和一些文人已经不满足于现实题材的限制,而从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的回溯中找寻线索,然后再进行新的阐释不无关系。 我说想起了屈原不是再来论证屈原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所表现出的“惊采绝艳,难以并能”的风采...
[详细+]
2010/01/22 16:22: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浏览中国山水画史,就会发现历史上每个朝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对山川景物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受,对于形与神各自有着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由于每位画家对自然有着不同的内心感受,形成了每位画家不同的笔墨程式。如,同是画北方山石的荆浩、关仝、范宽、郭熙等,彼此都有着不同的笔墨语言,对于山石结构有着不同的理解。再如,同是画南方山石的董源、巨然、黄公望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画史上正是有着无数的不同,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各异的山水画。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两个人同去一个地方面对同一座山写生,画出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或雄强深厚,或温润秀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气质与学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
[详细+]
2010/01/22 16:21: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古典山水画美学侧记
【内容摘要】“自然”这一概念,在中国古典绘画(尤其是山水画)中,是一个极至重要而又富有哲学内涵的范畴。对于古典山水画来说,“自然”就是“道”,就是“真”,就是“美”,就是“生命”。“妙造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等等命题足以佐证。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发展作一番深入的分析,追根溯源,旁征博引,企图把握中国古典山水画美学脉络之根本所在——“艺法自然”这一审美特征。 【关键词】 道; 自然; 古典; 山水画 ...
[详细+]
2010/01/22 16:21: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沉默的美学
苏珊·桑塔格 张雪译 每一个时代都必须重塑自己的“精神性”.在现代,精神性中最具生命力的就是“艺术”.画家、音乐家、诗人及舞蹈家,他们的活动一旦进入“艺术”,就立即成为刺激新发意识思想的舞台。当然,这些活动空间必须不断重组。无论艺术本身的目标是什么,最终总会在人类意识的广泛目标下显得拘束。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神秘化的形式,而它又经历了一连串的“反神秘”危机。旧有的艺术目标被推翻,而人类意识的版图也在重新规划。给予这些危机意识动力的是一种把各种不同活动信念恒一的统合力。因而,当现代艺术形成,内部所有的活动都有其可质疑性。 把所有艺文活动归入“...
[详细+]
2010/01/22 16:20:4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
张法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文艺美学在中国包含三个方面,是一种理论话语,一种学术建构,一种文化现象,话语形式受到学科逻辑和文化逻辑相互纠缠的结果,二者的矛盾造成文艺美学从产生到现在的话语现象。从而可以理解文艺美学虽然在逻辑上矛盾重重而在学术上仍然十分活跃。 关键词:文艺美学/理论话语/学科逻辑/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大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已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rd...
[详细+]
2010/01/22 16:20: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启示
当代社会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发展迫切要求产生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美学体系,即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但是,所谓“现代美学”,绝不是如有些人所理解的,简单地等同于现代的西方美学。“现代”是一个全球概念。“现代美学”应该是站在21世纪的高度,吸纳东西方文化的全部精华所建设起来的、真正国际性的学科。尽管当代西方各种美学流派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还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因为到目前为止,西方的美学体系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并没有吸纳、包涵中国美学(以及整个东方美学)。 所以,建设现代美学体系,并不意味着从西方引进一个现成的美学体系。就我们中国学者来说,为了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立于时代高度的、真正国际性的学科...
[详细+]
2010/01/22 16:19: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究竟什么是中国美学?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反思 章启群 如果用时下的话来描述50年代和80年代的中国美学,称之为“美学热”,丝毫不为过分。甚至当下热门的经济学,也比不上当时的美学。学者们曾经宣称:“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最高级的峰巅。”(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美学在当时几乎成为知识分子的“全民话语”,远远超越了自身的学术界限(这还不包括姚文元之流的“照相馆里的美学”之类狗屁文字,而是仅就严肃学术研究而言)。 从外在的现象来看,大学的美学课堂“站”无虚席,人们狂热急购美学书籍,美学论争随处可见,美学在中国产生了一种近乎宗...
[详细+]
2010/01/22 16:19: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ldquo...
[详细+]
2010/01/22 16:15: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