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
迟学龄 中国古典工笔人物画,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穿越历史的时空,作为当代艺术家,就要用新时代的艺术感受建构这一古老绘画形式的新形态,使中国工笔人物画以全新的语言样式绽放异彩。 (一)要把握中国古典人物画的发展脉搏,掌握它的构成要素。人物最早的造型是在新石器石代的彩陶纹样中出现的,虽然是剪影的形式,但在造型观念和线条表现上,为其后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工笔人物画发展到战国时代,在用笔、用色、章法、结构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源自印度的美术传统在此时期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带来了新鲜的观念与技法,特别是在色彩的表现上,更使原来的中国工笔画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以浓丽的色彩、工细的勾染和准确的造型为特征,逐渐完善着一种新的语言形态。顾恺之更是在这种语言形态中,贯彻着...
[详细+]
2010/01/22 16:56: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百年形象史
一 作为一个画种,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中最为古老的画种。当然,它也是世界绘画史中最古老的画种。在几万年前的岩画上,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地画和玉器上,我们可以辨识出先祖们遥远而模糊的形象。也许,人类掌握原始的绘画技巧后,第一个表现的对象就是人类本身。这样做,是出于壮大种群力量的动机?还是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需求所致?抑或是交感巫术的需要?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人类创造自己的形象,并非完全出于审美冲动,而更多地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和精神需求。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类型的史前“人物画”都是一种巨大的历史符码,承载着深不可测、难以复现的文化含义。我认为,人物画,作为一个画种的独特的意义正是在它古老的源头被给予的,即在任何历史语境中,它都不具备...
[详细+]
2010/01/22 16:56: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复归与反叛──论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
20世纪6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艺术在人们的喧闹声中宣告了自己使命的结束,取而代之的则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尽管强烈地否认自己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任何的联系,认为自己是一种全新艺术,但事实上它无法摆脱自己与现代主义艺术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尤其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中。后现代主义新绘画不仅包容了现代主义艺术,而且甚至回归到了古典艺术传统中去了,新绘画艺术的这种再生,其实是建立在传统古典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础之上的,只是这种继承与复归是以反叛的姿态出现的,隐藏在新绘画作品中的那种对以往一切传统艺术的回归只不过是它的一种手段,反叛才是它的精神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新绘画的研究,发现艺术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普遍的艺术发展规律,并且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把握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
[详细+]
2010/01/22 16:56: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关于古代春宫画的研究
在明代,不仅出现了大量以性、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性艺术也发展到丁一个高峰,春宫画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 春宫画是描绘男女性、爱生活、特别是各种性、交姿态的图画,由于它最初产生于帝王的宫室,描写春宵宫帏之事,所以称为春宫。据一些史料记载,在仅朝时春宫已经出现,汉孝景帝时广川王去的儿子海阳像他父亲一样淫乱成性,叫人在四壁画满性交图画,在此狂欢作乐;汉成帝也曾叫人把它画在屏风上。唐代大画家周昉经过《春宵秘戏图》,宋代也出现过这种“秘戏图”,元代画家赵孟?还因画这种画而知名,可是春宫画的广泛流行却在明代,它也是在严酷的性禁锢与性压迫的条件下发生逆变的一种产物。 一、春宫画的起源 秀水沈德符的《敝帚斋余谈》中有一段阐述了春宫画的起源: 春画之起,当始于汉广川王...
[详细+]
2010/01/22 16:55: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
我国现在所谓的油画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画种。著名油画家艾中信先生说:“中国是油画大国”,此话恰如其分。在油画艺术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一大品类,取得与中国民族绘画分庭抗礼的今天,追踪和研究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历程既是中国美术史不可回避和必需解决的一个重大学术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中国油画能否自成专门史的大问题。 近20年来有关油画传入中国的著述不少,可有关研究的成果不令人满意,且桀谬不断。例如,由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油画》第一卷(图18),不仅把香港艺术馆收藏的水粉画《广州商馆区一角》误作油画,而且作品年代错标为1807年;那时西方远洋机动明轮还未问世,广州商馆区水面怎么会破天荒出现美国的蒸汽机轮&...
[详细+]
2010/01/22 16:55: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国近年网络艺术的发展
电子艺术的兴起是20世纪艺术领域内最令人惊叹的变革。当电影叩响艺术之门的时候,人们还根本未认识到它将成为20世纪风头正劲的艺术宠儿,随后广播电视艺术的异军突起,使现代声、光、电技术一举步入艺苑中心,从而使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震憾的是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80年代以来的网络技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人类艺术领域,后来居上,并已崭露头角。无疑,电脑艺术、网络艺术的出现将使人类艺术世界的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计算机与艺术世界 对作家而言,计算机已不仅仅是写作工具,还是作家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发布信息的捷径。多媒体光盘成为大容量艺术资料库。通过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查询和分类查询,作者可以在因特网上得到创作所需的各种图文资料,可以与同行、读者、出版界进行双向交...
[详细+]
2010/01/22 16:54: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文人遗韵:蒲华、吴昌硕的写意艺术
梅墨生 画风是一位艺术家品格、气质、性情、学养的映现,特别是表达了“这一个”真我的写意画。真我即本质本性的自我,即自然率真的自我,也即是“这一个”我的自然,古人称之为“天”。复归于自然,也就是复归于天然。然即在也,自己在那儿,天生自在。传统绘画至所谓士夫画、文人画而尤重自然、天然者,盖缘乎古典人文观念使然也。清恽格《瓯香馆画跋》所谓:“士气逸品,不入俗目,惟识真者,乃能赏之。”其之论真而说逸,不外乎表见真性、真情、真意、真趣而已。回溯千年左右自唐宋而降之画史,虽聚讼纷纭,概不出职业画家(宫院画家)与非职业画家(士夫文人画家),即画工与文人两家画流之争也。东坡翁之论吴道子与王维画优劣...
[详细+]
2010/01/22 16:54: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华民族美术之展望与建设
近时外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性的批评,总是离不了说中国是"自尊"、"自大"的民族。殊不知中国人的"自尊"和"自大",是有原因的,是有道理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必须保守着这种"自尊"、"自大"的好国民性。今日的中国,尤其有急切的需要和重大的意义。 单论美术这一项,其发达之古,创造之精,莫说东方,就是世界上也难寻其匹。日本还在请中国人办外交主政事的时候,我们已把西域的美术精华吃下肚子。吐出以后的唐宋光辉之花。埃及是最古不过的了,然而把那粗笨的刻画,和我们三代的玉器铜器比上一比,若根据他的遗物,他就发展到与三代同一时期也办不到的。"铜器时代",哪一民族拿得出如...
[详细+]
2010/01/22 16:51: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西绘画在哪里交手
刘国辉 代表优秀的民族绘画,我以为起码得具备两个条件:具有自身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不是可以为其他画种所代替的。这里又有两个内容即表现手法和造型法则。许多人谈到中国人物画的特点时总说,从结构出发,以线造型,一般地说这是可以的。 民族绘画的鲜明特色,是在历史的长时期中逐步形成的。按林语堂的说法,具有中国特点的绘画直到近一千年前才出现。这自然指的是表现形式。 美国汉学学高居翰在他的著作里这样写道:……伟大的独创主义画家石涛以一画作为他画论的开场的,他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我们在不违背他原意下,也许可以这样解释这句话:“线条是一切的开始”。[ 由始至终,用毛笔画成的线条...
[详细+]
2010/01/22 16:51: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2004年中国美术大事述评
第十届全国美展各展区分别开幕, 优秀作品展在京展出,全国美展受关注 “第十届全国美展”各画种展览自2004年8月19日起先后在全国9个展区隆重举行,展览从全国数万件作品中遴选出3100多件作品参加了展出,共有597件获奖提名作品参加总评。总评于2004年10月23日在北京结束,评定金奖18件、银奖73件、铜奖199件、优秀奖307件,共计597件;另外,有港澳台邀请作品32件获优秀作品奖。“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于2004年12月10日至2005年1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第十届全国美展”是新世纪首次全国美展,“是世纪交替前后五年来中国美术繁荣发展的综合展示。获奖作品内容丰实、题材广泛、形...
[详细+]
2010/01/22 16:51: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