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论黄胄的绘画及其在画史上的地位
(一) 黄胄是天才型的画家 天才型的画家,往往不师而能。现在画画人非常多,很多人自幼聘名师指导,进少年宫、青年宫,考上大学、读了硕士、乃至获得博士学位,甚至当上大学教授,仍然画得一塌糊涂。而黄胄自学成才,自幼就画得一手好画。他在1943年拜著名画家赵望云为师时,已经画得很好,而且是因为画得好,赵望云才愿意指导他的。名师指导的学生能超过名师的,少之又少,而黄胄虽然受过赵望云的影响,后来却能独立门户,在画史上的地位也似乎更高,这是他的天才因素决定的。 黄胄还应该是一位早熟的天才画家。他二十五岁画的《爹打老蒋去》就被选入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受到美术界的重视,更得到徐悲鸿的称赞。这幅画当然不算太成熟,那么,他三十二岁时所创作的《洪荒风雪》就已经很成熟了,...
[详细+]
2010/01/22 17:02: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对世纪难题的思考——寻找中国画创作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点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的轨道时,中国画创作面对世界性现代艺术潮流的冲击,仍然处在两难境地:纳入现代艺术发展轨道,被认为是“西化”;坚持文人画传统,又被认为是“守旧”。一百年来,工业文明、现代科学与心理学,尤其是电脑网络时代的洪水,无时无刻不在冲刷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堤坝。中国已是世界一部分的事实,又不得不让人思考“文人画进步论”、“画无新旧论”、“笔墨永远不会过时论”是否识“时务”。于是从康有为、陈独秀以来,“中西结合论”、“中体西用论”、“中西融合论”、“异种引入论&rdquo...
[详细+]
2010/01/22 17:02: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
【摘要】 本文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从史料出发的归纳法,钩残补阙,对分散、片段的有关北京画坛的可见史料,进行了初步梳耙清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集中在当时的四位影响最大的领衔画家;下篇通过三位南方画家(人物、山水、花鸟各一位)在北京授徒,经三代、或四代传承,分析北京画坛形成过程及画风逐渐本地化的原因。 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精英云集,不同艺术主张、风格倾向汇聚,实际上形成了南风北渐,南方旅京画家主导的局面。 余绍宋组织宣南画社,陈师曾、姚华被尊为"领袖",金城被奉为"广大教主",是促成北京画坛建形成、确立的关键人物。 北京画坛(1928年以前)确立以后,第二代画坛精英中本地或北方籍画家迅速成长,成为北平画坛(1928年以后)的中坚力量,呈现出南北交融的新局面。齐白...
[详细+]
2010/01/22 17:02: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五代有哪些著名的人物画家及其存世作品?其艺术风格是什么?
五代由于画院的出现,加上品评、收藏和画论著作的增多,绘画创作得到较快发展。在人物画方面较著名的画家有曹仲玄、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阮郜、贯休、石恪等,而其中最享盛名的是周文矩和顾闳中。 周文矩,生卒年月不详,五代南唐著名宫廷画家,金陵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曾任画院翰林待诏。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其"擅人物、车马、屋木、山川,尤精仕女"。他的人物画主要承学周昉的技法而有所发展。他的作品流传较多,据《宣和画谱》载就有七十余件,包括道释、肖像、山水、仕女等。他的存世作品有《重屏会棋图》、《宫女图》、《明皇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和《端午戏婴图》等,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重屏会棋图》和《宫女图》。 《重屏会棋图》,绢本设色,描写的是南唐中主李璟与兄...
[详细+]
2010/01/22 17:00: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建国五十年美的本体论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本文从美学研究的对象、美的本源和美的本体等方面对建国五十年来的美的本体论研究作了初步的清理和总结。 关 键 词: 建国五十年 美的本体论 研究 述评 任何一种理论的建构都必须寻找自己的理论基石或依据。美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如此。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形态来看,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理论来源或根据大致有四个: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实践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第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第三,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如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第四,中国传统哲学: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当然,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只是侧...
[详细+]
2010/01/22 17:00: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陈逸飞早期绘画的英雄主义情结
陈逸飞的突然辞世,使人们惊叹唏嘘之余,不禁对事业、成功与生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他的辞世再一次把他的那些唯美的、古典的作品又带入我们的记忆中来……,他的水乡系列、古典仕女、和早期的西藏风情的作品中弥漫的浓浓古典美让多少人都还记忆犹新。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的人,一定都比较熟悉他的早期主题性画作《黄河颂》和《攻占总统府》,那深深的英雄主义情结感染着同代人的心灵。现在,每次我到军事博物馆,我都要到《占颔总统府》的巨幅油画前看一看,想起当年年轻的陈逸飞,为了拜访军事历史画大家何孔德,在他画室外的草地上静静地等了个把小时,直到何先生午休起床,才彬彬有礼地前去敲门。陈丹青在新近出版的《退步集》中写到:“那年陈逸飞仅止二十九岁。我今在学院奉命招收所谓博士生,告诉&lsquo...
[详细+]
2010/01/22 16:59: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
印象派绘画,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全欧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在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延续推进中充满着艺术发展链的链内链外的艺术交错,正是在相互影响、借鉴、冲撞和激励之中,其艺术视野更为广阔,艺术思想更露锋芒,艺术方法更趋完美,艺术特征形成多元,艺术取向体现多重,艺术轨迹出现复式。借“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展览之际,我们可以从历史渊源、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审美价值、光学和色彩学思考、视觉审视、文化积淀、社会影响、艺术传承等视角,对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含量及人文精神,进行有益的探索与研究。 由中国文化部和法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和法国奥塞博物馆承办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继北...
[详细+]
2010/01/22 16:59: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试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理论挑战
[内容提要] 十九世纪末以来,风起云涌、新潮叠起的现代艺术及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体系的冲击非常强大。我们应充分地考虑到艺术范畴的扩大,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开放和结构性调整,并进而对这些新的艺术现象作出或同化或顺应的接纳。 本文从一个较为系统的艺术理论构架应具备的四个维度,即世界客体、艺术家第一主体、艺术作品本体、艺术接受第二主体入手来系统考察这种全方位冲击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艺术理论应该相应作出的应对等问题。 [作者简介]陈旭光,男,1965年生,浙江人,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十九世纪末以来,新潮叠起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冲击是巨大、强劲且是在全方位上展开的。在这种情势...
[详细+]
2010/01/22 16:59: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人类在生活中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有用逻辑的体系范围之、条理之,以表达出来的,这是科学与哲学。有的人生的实践行为或人格的心灵的态度里表达出来的,这是道德与宗教。但也还有那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谐和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这就是"美"与"美术"。 所以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一切的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这是派脱(W.Pater)最堪玩味的名言。 美术中所谓形式,如数量的比例、形线的排列(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
[详细+]
2010/01/22 16:58: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中西绘画里一个顶触目的差别,就是画面上的空间表现。我们先读一读一位清代画家邹一桂对于西洋画法的批评,可以见到中画之传统立场对于西画的空间表现持一种不满的态度: 邹一桂说:"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邹一桂说西洋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自然是一种成见。西画未尝不注重笔触,未尝不讲究意境。然而邹一桂却无意中说出中西画的主要差别点而指出西洋透视法的三个主要画法: (一) 何学的透视画法。画家利用与画面成直角诸线悉集合于一视点,与画面成任何角诸线悉集于一焦点,物体前后交...
[详细+]
2010/01/22 16:57: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