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本世纪初首先从广东兴起。以岭南三杰为代表,主张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以改造传统国画,使之朝着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而提高审美教育效能的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其表现形式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艺术美的陶冶以“改造国魂”。高剑父曾一再对他的学生谆谆嘱咐:“我的所谓艺术革命,系外艺术与人生观点上作起,并不是从艺术方法上作起。”正应当这样去理解。 “岭南画派”的概念一经弄清楚,谁是画派创始人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便可以顺带解决了。很明显,它的创始人应是高、陈三位,而不是居巢、居廉。因为居氏兄弟终究只是旧式文人圈子里的传统派画家,他们既没有那种眼光,也没有胆量和气魄去提出&ldqu...
[详细+]
2010/01/23 09:53: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看郭熙的"林泉之志"
从《林泉高致集》看郭熙的"林泉之志"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级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 陈国荣 一、 郭熙与《林泉高致集》 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大约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卒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宋神宗时期(公元1068年--1085年)。少年时期曾入道教,思想深受道家影响,成年后颇得儒家风范,用儒家经国安邦思想教育孩子。可见,郭熙的思想包含了儒与道的双重思想内涵,以道家思想为本,儒家思想为用。 郭熙并非出身于绘画之家,而是凭着对绘画的天性喜爱和耕读至于的勤奋努力,自学成材。青年时代既有画名,后来又悉心学习五代宋初大画家历程,颇的启发,画艺大进。他的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达官贵人的赏识,以至...
[详细+]
2010/01/23 09:50:3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黄宾虹的绘画艺术
黄宾虹的知名度,在现代国画家中已属首列。然而,对其绘画艺术的理解,却至今未能获得有效的深入。其中原因,固然与学术界的研究条件不足有关,但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黄宾虹绘画自身所蕴含的某种超越时代的硬核,使得人们的切入点浮泛难工。 如果说,世界上所有国度的艺术家,都未曾像本世纪初的中国同行那样,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眷恋的传统竟然成了整个民族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那么,传统中国画的命运,经过了20年代末的“美术革命”,便尤为强烈地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价值危机。如果说,传统中国画曾经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机遇,藉助文人画运动而创建了一个区别于世界上所有绘画形态的独特景观,那么,如今这个既须从世界的角度来审视和重铸自己的传统、又须藉传统的伸展或转换以确立自身价值的既定命运,便尤为迫切地驱逼着从事中国画创作...
[详细+]
2010/01/23 09:43: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吴冠中谈凡高
每当我向不知梵高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梵高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适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当。以李贺或王勃比其短命才华不一样。我童年看到飞蛾扑火被焚时,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梵高,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 先看其画,唐吉老父像画的是胡髭拉茬的的洋人,但我于此感到的却是故乡农村中父老大伯一样可亲的性格,那双劳动的粗壮大手曾摸过我们的小脑袋,他决不会因你弄脏了他粗糙的旧外套或新草帽而生气。医生迦歇,是他守护了可怜的梵高短促生命中最后的日子;他瘦削,显得有些劳累憔悴,这位热爱印象派绘画的医生是平民阶层中辛苦的勤务员,梵高笔下的迦歇,是耶稣!邮递员露林是梵高的知己,在阿尔的小酒店里他们促膝谈心直至深夜,梵高一幅又一幅地画他的肖像,他总是高昂着头...
[详细+]
2010/01/23 09:42:3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中澄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绘画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算起,主要代表人物应为海上画派的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等。现代绘画应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算起,而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高剑父等便是这时期最具影响的画家。由于他们对传统绘画的批判继承和所具的改革创新意识,因此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对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改清代300年来以“四王”为代表的因循守旧的陈习,使中国民族绘画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预示着中国民族绘画的复兴。 艺术历来与社会、人生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的文人画是封建上层社会文人士大夫借以抒怀遣兴、寄托个人生活情趣与人生哲学的一种手段。他们可以仅仅凭借...
[详细+]
2010/01/23 09:40: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窗前容易又秋声-齐白石艺术的生命表现-郎绍君
齐白石所画的一切,包含花、鸟、虫、鱼、人、兽,甚至山水,什物,都如可对语,是活泼泼地生命。它们分别表现了生命的三个层面──生命特征、生命情趣和生命境界。 一、生命特征 生命不仅是活的,还有不同一般的活的形貌、质量感、运动方式、环境关系、个性特征。画家必须把握这些特征,否则即使逼真形似,也如同模本。齐白石很懂得这点,毕生观察、研究所画对象,以求把它们的个性特征把握得更好。他画虾、蟹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曾说:「我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确实如此──他家乡多水塘,草虾很多,小时他就喜欢钓虾,青年时代开端画虾,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虾,到63岁,已能画得很似,但自觉不够「活」 ,便用大碗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观看,还不时用笔杆触动,让他们跳动以观姿态变化。白石弟...
[详细+]
2010/01/23 09:40:1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齐白石的润格和卖画生涯 -郎绍君
「草间一粥尚经营,刻画论钱为惜生。安得化身千万亿,家家堂上挂丹青。」──〈客有写画求减值者,作此书于寄萍堂上〉 齐白石是以卖画为生的艺术家,特别定居在北京后,家乡的田产留给了老妻春君和她生的孩子,他在北京的生活──他和副室宝珠及宝珠生的孩子,只能靠卖画卖印维持。白石不经商,也不倒卖字画,初到北京的十年也不兼职教书,一切开支只能求助于卖印卖画。1962年前,他的父母在世,经济上仍要奉养老亲,在齐白石眼里,北京和湘潭两房妻子儿女是一个家,他必须兼顾两地,供应两地孩子的衣食、读书、任务、治病和行旅之用,负担是很重的。 从做木匠的时候起,齐白石就靠手艺吃饭,所以他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迄今所知,白石最早的润格是1902年樊樊山给他定的篆刻润例:「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
[详细+]
2010/01/23 09:39: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程十发先生其画其人-韩天衡
●吾爱发老画,亦爱发老人。请益求教二十余载。今以所读、所见、所闻、所知信笔拈出,工拙不计也。笔者凡夫一管之见,又属一斑窥豹,不求其全亦不能全,不求其深亦不能深也。对于艺术,百花齐放用是规律,对于艺论,百家争鸣乃是常理。审美因人而别,褒贬因人而异,不求一致,也无需一致。笔者所述,虽浅陋而皆几乎心田,不苟求同于人,诚出于自学、自诲、自教也。 ●发老,姓程,字十发,取"一程十发"之义。"发"为古量器中最微之数。其为人谦恭,名实相符。此与清赵之谦之"余名曰谦,而不虚心,因有此学"适成反例。可记。 ●在画坛上,古往今来没有神仙,而自己也决不是神仙,这似乎是发老治艺之心态。 ●中国画讲师承,作风近似老师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
[详细+]
2010/01/23 09:39: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论中国画语言之内涵-徐义生
可染先生用笔,积点成线,为骨架,为脊梁,凝重而迟缓,力备而气行,取巧于稚拙,求成于粗涩,构成豪简,力控全局,金铁在先,烟云随辅。线之行也,出没于浓泼湿破之间,全画之神,因线而彰,全画之韵,因墨而足,于是山河森郁,元气淋漓,风神凌逼,浩瀚而苍茫。 黄宾虹用笔,精干短促,活跃多变,不拘线之多寡,总以多方位状物述景为能事。一石既出,八方宛转,虚实如?,环环相扣,又以多变之笔法紧贴造化之情状尽力追其目触心受之感觉,因而皴擦点跺,层层加厚,烘染泼破,间而用之,苍郁中透出润泽光辉,使人于读画之时,只觉林籁结响,水际沙明,一派自然生机,而忘其点线纷繁之乱头粗服矣。 前述四位巨匠家法,缘何工具、材料、笔法、原理皆一致,而家家面貌不同,且又能自成语言体系。中国画有三大构件,曰自然、...
[详细+]
2010/01/23 09:39: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钱松喦的松和岩-陈传席
钱松喦是杰出的中国画家,典型的传统文人。 他的画以古拙、稳健、凝重、沉着、浑厚为突出特色,他把传统笔法中的“屋漏痕”发展到极致,这方面,他在当时是“独诣”的一家,没有其他任何一家和他“同能”,而且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他的这种风格一来于他的书法功底,二来于他的特殊个性。他早年学画也受过“四王”的影响,但他的书法却不似“四王”。“四王”的书法精神状态也同于董其昌。董其昌一路书画都是以潇洒、秀润为特色的,而钱松喦的书法来自篆、隶、魏碑等,古朴、浑厚持重,从钱松喦成熟画风中可以看出他的笔法来自篆、隶和魏碑。他自己也说,“国画在技巧上的...
[详细+]
2010/01/23 09:38: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