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第八节 宋辽金元的建筑及壁画雕塑艺术遗迹
一、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和造型上的几个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经验。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产生了自己的多样的建筑类型:单层或多层的殿、堂、楼、阁、轩、榭、廊、亭、台,以及苑囿、坛庙、陵墓、桥梁、牌楼等等;也产生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建筑造型和装饰的实践的经验和法则。在建筑材料方面,表现了对于多种多样材料的熟稔的知识和营造的丰富与巧妙。 中国古代建筑在样式上具有若干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是建筑艺术造型技巧的具体运用。 (一)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置上是以院落为单位的。一个主要建筑物“正房”和“侧座”,以及“回廊”、“耳房&rdquo...
[详细+]
2010/07/19 10:46: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九节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
根据近年来调查古窑址的结果知道了它们的真正的产地。 河南安阳的观台镇和河北磁县的冶子村,两地仅漳河一水之隔,都发现黑色装绘或黑绘再加划刻的白釉瓷片,绘画风格和磁州窑类似。该两地都出产瓷枕。瓷枕上除各种图画装饰外,并有文字题词。往往自称“古相张家”造。图画的题材有故事、婴儿及妇女生活、花鸟动物等。有一定的绘画水平,而且有明显的宋代绘画的风格。 河南修武县当阳峪的出品(现称为“当阳窑”)以剔划的装饰方法为其特点。当阳窑是在十二世纪初继耀窑而兴起的。陕西耀县黄堡镇的“耀窑”在宋代以仿临汝窑的青瓷出名,但有很象定窑的白瓷,并且开始出现剔划的装饰方法。 剔划的方法是在胎上先施以白釉(或黑釉),然...
[详细+]
2010/07/19 10:46: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十节 小 结
一、宋代绘画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巨大价值在于丰富艺术表现的手法,运用提炼精粹而纯熟的描绘技术,直接并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在历史上宋代的绘画(和明清的版画)在内容的现实性表现的艺术性方面比较最接近人民群众的爱好与要求。 宋元时期的雕塑作品中,唐代那样的理想成分减少了,生活的气息加强了。写实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但保持了造型的洗炼。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是明清工艺的前驱。宋瓷的造型、装饰及其统一的效果成为工艺史上的独特的典型。 二、在绘画艺术的范围内: 宗教画的发展已经停顿。特点是藉世俗性的热闹场面以提高吸引观众的力量(如开封大相国寺壁画斗法的场面和其他壁画的炫耀队伍行列的场面),追求外表上的丰富变化和画面上的热闹(如《朝元仙仗图卷》中繁复...
[详细+]
2010/07/19 10:45: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六章 明清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概况
金、银、铜、铁、锡、铅、水银、丹砂、雄黄的开采都有相当数量。广西的矿厂之大者劳力不下万人,广东的制茶厂使用工人也多到五百人,道光年间广东有二千五百个纺织厂,共拥有工人五万。江南是丝织业的中心。南京一地织锦缎机就有五万张,大的工场可以有织机五六百张。此外,四川的织锦,山西的绢布,山东、河南的棉布都是当时有名的手工业出品。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比明朝有进一步的发展。 欧洲的资本主义在十八世纪开始侵入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和欧洲各国的商业贸易引起清朝统治者的恐惧,清朝采取了闭关政策,只允许在广州一地通商,并只许通过指定的公行,所谓广东十三行才能进行交易。思想落后的清朝统治者用这种闭关政治压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同时在外国侵略者的武装面前又无力保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公元一八四○年爆发了鸦片战...
[详细+]
2010/07/19 10:43: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二节 明代绘画诸流派
一、明初的画院 明代初期,建立了新的政权的朱元璋也恢复了有悠久传统的御用画院。画院在宣德、成化、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最为发达。明代画院和历史上的画院的职能相似,他们曾绘制宣扬君臣伦常关系的作品(如在文华殿画《汉文帝止辇受谏图》及《唐太宗纳魏征十思疏图》),曾绘制宗教画及帝王贵族的肖像及行乐图,也创作山水和花鸟题材的作品。旧日的记载中常认真地谈到他们受到皇帝的宠遇(给予锦衣千户、百户、指挥、镇抚等武官的职衔),或受到意外的打击(如戴进画《秋江独钓图》中钓鱼人着红袍。红袍为明朝官服,因而使嫉妒者得到挑拨的藉口,指为违反典制)。从过去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山水画和花鸟画在画院中受到很大的重视。 留下了名字的明代画院画家约七十余人。洪武年间,画家赵原、...
[详细+]
2010/07/19 10:42: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三节 明清之际的绘画
一、明末的吴派画家及董其昌 吴派自嘉靖以后成为最有势力的画派,出现很多画家。而至万历、崇祯年间吴派又复区别为松江(董其昌)、华亭(顾正谊、莫廷韩等)、云间(沈士充、陈继儒等)、苏松(赵左、蒋霭等)各派,吴梅村曾为明末吴派的名画家作画中九友歌。“画中九友”为董其昌、王时敏、王■、李流芳、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而自王时敏、王■以后,由云间派中又分出娄东派。这些分支的画派主要的区别是在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诸前代画师的笔墨之间各有所偏好,因而在笔墨的运用上各人有所不同,互相区别为不同的派别,具体地说明了那一时期对于笔墨等形式因素的重视。 对于形式的因素的重视也是长期养成的。而最后作为有系统思想提出的是董其昌的&ldquo...
[详细+]
2010/07/19 10:42: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四节 清代花鸟画的发展
一、恽格以外的花鸟画家 恽格的花鸟画风格的明丽之得人喜爱,和他所描绘的花卉品类的丰富,使他开辟一个画派,并被认为是花鸟正宗。 直传恽氏衣钵的花鸟画家有马元驭和恽氏之甥张子畏、女恽冰等人。但马元驭作水墨居多,保持了恽格的笔墨活泼生动的特长。 和恽格的常州派并立的当时有王武一派和蒋廷锡一派。 王武,字勤中,号忘庵,长洲人。和恽格同时,年岁相若,继承明代陈淳、陆治以来传统的画法,钻研前人功力很深,写花鸟信笔渲染皆有生趣。王武的风格不如恽派的细腻柔美,但又有疏朗飘逸的风致。 蒋廷锡(公元一六九五——一七○二年),字扬孙,一号西谷,一号南沙,常熟人。是康熙年间以庄重的画风而有广泛影响的花鸟画家。...
[详细+]
2010/07/19 10:42: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五节 明清版画艺术及其历史发展的回顾
一、木版印刷的起源及早期的发展 中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术是中国对于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版画艺术是雕版印刷的一个重要方面,曾以多种形式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千余年来成为文化、美术的有力的普及工具。版画艺术包括书籍的插图(有说明作用的图解,特别是技术性的医药、地理等类书籍的插图,以及连环画式的插图和佛经引首扉画等),年画及其他节令风俗画,以及独幅的风俗画等。版画艺术的密切联系着人民生活及其需要的优良传统,可以从版画和雕版印刷的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得到说明。 雕版印刷技术在中国最早开始。象下面这样的历史材料都还是被态度慎重的历史学家所怀疑的:新疆曾出土一页残破纸片,上面有两行残缺不全的文字:“…官私…延昌三十四年甲寅&helli...
[详细+]
2010/07/19 10:41: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六节 故宫及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
一、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新发展 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获得不少新的成就。现存众多的遗迹为研究考查此一时期的成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明清两朝在元大都基础上,对都城北京进行大规模修建,北京宫殿成为古代建筑艺术之范例。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相当发展,特别是太湖区域及沿海地区城镇建筑也有较大发展。地区的特色日益显著。这一时期对外接触也日益频繁,建筑上各民族间风格技术的互相吸收与融合,中外之间的交流也推动了这一艺术领域的发展。 明代砖的生产量增大,并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州城府县的城垣,甚至千余公里的长城,都用砖包砌。琉璃瓦生产的数量、质量、色彩、装饰也超越前代,建筑上的砖雕彩饰等亦日趋丰富,即使是朴素的民居也常在灰墙白壁及简朴的造型中...
[详细+]
2010/07/19 10:41: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第七节 明清时代的雕塑艺术
明、清是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雕塑艺术的制作活动,在空前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基础上和不断改进的工艺技术条件下,首先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的、宗教的、精神的以及奢侈豪华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普遍地活跃起来。 明、清雕塑艺术中的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塑,特别是在朝廷官府直接控制下所产生的作品,尽管规模大,材料贵重,制作精细,但大都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只是一些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则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新成就。 在宫殿、府弟、庙宇及帝王、勋贵陵墓地面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占有特定地位和具有特殊作用的大型圆雕,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这类作品在全国各地的遗存是难以计数的,而以北京及其附近的遗存最为集中。这类雕刻在各地表现...
[详细+]
2010/07/19 10:40: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