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现代和前卫的标尺是什么?——— 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逻辑
不少西方朋友经常问我“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的现代性和中国的前卫?”,或者如何界定中国的当代艺术。最近以来,一些中国策展人也开始试图以“实验艺术”(experimental art)来代替“前卫艺术”或者“先锋艺术”(avant-garde),试图重新界定中国当代艺术。 其意图大概是要质疑,是否我们有必要仍然用“前卫”这一在西方已经过时的概念来定义中国当下的新艺术,或许也有追问中国目前是否还存在“前卫艺术”的意思,或者还有避免与体制冲突的问题。应当说,这种质疑是有意义的。但是,首先,experimental art (实验艺术)之一概念就象“前卫&rdq...
[详细+]
2010/01/05 15:3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走进天津的学术启示
城市雕塑既是环境艺术,又是公共文化艺术的一部分。艺术的受众是人,公共的概念将受众的层面趋于广泛,一方面创作者应以自己非常睿智的奇思妙想和高超技能来博得公众的赞许,进而在公众的参与与欣赏之中获得共鸣与心灵互动。另一方面则要以具有时代精神与现代科技成果结合的前瞻性作品引领人类文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雕塑艺术的超大型、标志化倾向风头渐弱,人们对雷同化、概念化的政绩雕塑逐步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一些水平高,风格多样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得到公众的认可。在处于经济与文化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雕塑发展应该以对历史、对艺术、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健康、有序发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等单位或部门举办的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雕塑精品展,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详细+]
2010/01/05 15:34: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建筑与美术的魅力结合——壁画艺术
壁画作为公众艺术,它有着无穷魅力,它将建筑和装饰融为一体,把"美"化在生活空间,把"义"载入在艺术品格。 在中国的历史艺术长河中,壁画曾经辉煌,也有过衰落,而如今,它正随着建筑规模的发展缓慢复苏,逐渐被大众所关注与接受,并频繁的运用到社会建设当中去。2004年5月1日首届壁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至此,由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和千龙文化网共同主办,主打推出一期大型专题“壁画—公众艺术的魅力”。 第一主打:敦煌壁画·古埃及壁画 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古埃及的壁画艺史渊源流长,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造就了我们现在所看到各具特色的壁画作品:...
[详细+]
2010/01/05 15:34: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解析书法汉字造型规律的《游动九宫格》
前言:当前书法教育手段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现代书法教育是以弘扬艺术性为宗旨,目的是要充分发挥书法的抒情、写意、意境等多元化的艺术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软件方面要有与其艺术性教学相匹配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手段,以保证书法艺术性教学良好成效的实现。作为时空艺术的书法具有线条的时序性与空间的构筑性两大要素,据笔者所知目前书法教学在这两方面依然处在教学理论与方法手段落后与不足的境地,从而影响了书法教育的质量,在此向大家提供一种关于书法汉字空间构筑性(结构造型)方面的教学方法格式。 在书法汉字造型结构教学方面我们通常使用的辅助手段是格式,在书法教学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诸如“九宫格”、“米字格”、“田字格&rdqu...
[详细+]
2010/01/05 15:34: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素描的造型与意象
[摘 要] 本文由素描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开始,论述了素描中观看的重要性及其对造型的深刻影响,强调现代素描在造型与意象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对形体、空间的客观分析与精确再现,而应抛弃物体的原有概念与艺术史的规范,以观看、造型、意象为切入点,不带任何偏见地认识、理解物体。探索心灵与外在现象的默契,寻找个体在现象世界中的表述方式。 [关键词] 观看 视觉思维 内在图象 原始材料 造型 想象 意象 视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高度清晰的媒介,而且还在于这一媒介会提供出关于外部世界的各种物体和事物的无穷无尽的丰富信息。视觉做为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揭示了人看待外部世界的另外一种方法——视觉思维。通过造型活动所学会的“看”,改变了人对...
[详细+]
2010/01/05 15:33: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文化全球化”与美术批评的任务
近年来“全球化”问题所受关注的程度与日俱增,它在各种场合下出现,也成为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中为数不多的到目前仍受惠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从政府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何面对和积极参与上;但同时另一种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却引来了从主导传媒到知识分子相当多的怀疑和反对。在这点上,中国文化界的心态和世界不少国家以及非政府组织还有学术界的反全球化态度有相近之处。 毕竟,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弊益的判断是比经济全球化利弊更难判断的问题,但作为文化的研究者,我们则对此无法回避。本文通过对几个问题的研究,谈一下我对文化全球化及其有关问题的看法,以此就教于大家。 “文化全球化”――与其反...
[详细+]
2010/01/05 15:32: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现代和前卫的标尺是什么?—— 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逻辑
不少西方朋友经常问我“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的现代性和中国的前卫?”,或者如何界定中国的当代艺术。最近以来,一些中国策展人也开始试图以“实验艺术”(experimental art)来代替“前卫艺术”或者“先锋艺术”(avant-garde),试图重新界定中国当代艺术。 其意图大概是要质疑,是否我们有必要仍然用“前卫”这一在西方已经过时的概念来定义中国当下的新艺术,或许也有追问中国目前是否还存在“前卫艺术”的意思,或者还有避免与体制冲突的问题。应当说,这种质疑是有意义的。但是,首先,experimental art (实验艺术)之一概念就象“前卫&rdqu...
[详细+]
2010/01/05 15:32: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基础素描教学中的文化溯源
[摘 要] 素描,一直以来被作为训练和提升美术专业学生造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今天,教学效果却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学生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找不到认同感,语言上的隔阂,最终导致了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中作者将惯用的教学程序进行倒置,从源头文化入手,将学生原本需要在对素描学习中获得(或被动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的认识,提前到学习前或学习过程中,希翼建立一个高品味的起点,一开始就努力摆脱盲目的泥沼,从而提升素描课的教学效果,并构架起学生良好的知识体系,为创作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 素描 文化溯源 知识结构 主动 哲学思潮 素描,一直以来被作为训练和提升美术专业学生造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美术院校专...
[详细+]
2010/01/05 15:32: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如何评价素描艺术中的“形”
[摘 要] 素描教学中的评价体系是很重要的,本文试就如何评价素描中的“形”这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从如何评价具象的“形”和抽象的“形”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在当前多元化的素描教学中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评价体系 “形” 具象 抽象 “似” “不似” “变形” 秩序感 随着国人的“眼界大开”,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已经是日渐势微,但随着这个体系的没落,我们的素描教学评价体系遭遇到了尴尬之境: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下,素描作品是否还有优劣之分?因此...
[详细+]
2010/01/05 15:31: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素描的视觉效应
[摘 要] 素描历来被认为是绘画乃至整个造型艺术领域中的基础性课题,它包含了除色彩外的任何因素,但对基础的理解却常常局限在表现技术范畴中,因而削弱了素描的作用。我认为,素描不只是表现形体,更重要的是表现对形体的看法。 本文通过对素描诸因素的分析,试图理解艺术家如何运用这样一些关系去解释内容,从而领悟到素描视觉效应产生于“真实”的感受。 目前,素描这种语言能实现我所需要的视觉效果,能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感受方式。素描中那些有硬度的工具极适合表现我心目中具有“粗涩”、“凝重”“浑厚”、“丰富”品质的东西,于我而言,它们是极具张力的代表。 ...
[详细+]
2010/01/05 15:31:3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4406.ST.NETOS.CN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