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访广东工艺美术师蔡映波

        作者:核实中..2009-12-18 10:52:38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2002年,蔡映波先生成立了豪举美艺瓷厂,设备逐步工业化,产品质量成品率满意,出产快。主要生产工艺美术瓷器、陶瓷神佛像等。工艺瓷器适合于收藏,寺庙、道观、酒店和家居的供奉,摆设欣赏审美之用。产品远销国内外,并受到客商的信赖和青睐。

          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丝绸之路,学者又称之为“陶瓷之路”。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潮州作为中国的陶瓷之都,不仅创造了数不清的举世闻名的陶瓷作品,也诞生许多优秀的工艺美术大师。记者采访了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豪举陶瓷的创始人蔡映波先生。
          蔡映波从事瓷雕塑、创作、设计、制作近40年。1967年,蔡映波18岁,在国有企业潮州市枫溪大园瓷厂当瓷工,干些杂活,平时的耳濡目染,也使他从中增长了知识,渐渐的掌握了一些陶瓷制作的基础的技能。当时,广东省陶瓷研究所的陶瓷雕塑师傅王龙才,经常到瓷厂来指导陶瓷雕塑和生产,他看出了蔡映波的潜质,便授艺于他。蔡映波的陶瓷雕塑技术大有长进后,就到“广东省陶瓷研究所”深入学习陶瓷雕塑创作,师从工艺美术师王龙才。两年后回枫溪大园瓷厂负责陶瓷雕塑创作。
          1980年,蔡映波受聘参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开元寺”佛像重建塑造工作。开元寺现仍留有蔡映波的作品:大雄宝殿中2.62米高的“观音白衣大士”泥雕塑像,观音阁中1.1米高的“水月观音”,“水鳄观音”,“坐莲观音”菩萨塑像三尊;1.3米高的“优波离”和“乔陈如”尊者塑像两尊。这些泥雕塑像作品,至今仍受到各方面的较高评价。
          多年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丰收。1982-1986年,可以说是他人生精彩的一页。蔡映波创作的作品开始在国家级,省级获奖,崭露头角:1982年,《25"寿星带童》在广东省轻纺工业“四新”、旅游产品评比中,荣获二等奖。1984年8月,《32"单刀赴会》在广东省第一轻工业“四新”、旅游产品评比中,荣获三等奖。1985年,《15"刘海戏蟾》荣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奖(金奖)。1986年9月《15"刘海戏蟾》荣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奖(金奖)。这段时间他声名大噪,电台曾有报道他的事迹。
          但随之不久,枫溪大园瓷厂倒闭了,蔡映波只好凭着自己的技术的优势,开始了创业之路。刚开始成立了家庭作坊。设备简陋,打浆都是用脚去踩烂的,懂得陶瓷制作的人,都知道那道生产工序的难度。到后来,去租倒闭公家厂的厂房,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如:有了小型机械代替打浆作业,效率就有了进步,然而,当时的窑炉是砖式的“龙窑“,燃料是杉木楸草。产品的成品率很低,致使成本高,出产慢,生产力还是低下。
          创业路漫漫,1987年,蔡映波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枫溪大园美术瓷厂,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20平方米扩大到1200平方米。各方面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设备也齐全许多,使用机器代替了人工,效率提高了,但还是不理想。因当时的窑炉还是砖式的“圆窑”,燃料是工业煤炭,产品的成品率还是低,生产力还是低下。
          经过多年的摸索,有了资金和资源的积累后,在1989年,蔡映波就自己成立了工厂——潮州市大园美术瓷厂。这时设备已经齐全,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成品率也提高了。1991年,蔡映波再次出击,创作了瓷塑《80"五子三星》(联座高达2.4米),它的成功创制,开创了陶瓷人物瓷塑大坯体一次性烧成的先河,是大胚体工艺陶瓷制作的里程碑。1991年8月,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展览评比会上,成为当时陶瓷精品之冠,荣获一等奖,并被作为精品收藏,作品曾引起轰动,不少海内外港澳地区多种媒体,报刊纷纷加以报导评述,给予高度评价,许多收藏机构以高价购藏。
          之后,蔡映波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评比中荣获多项大奖,取得了较为卓越的成绩。其中全国性奖项4个,省级奖项7个。成功创制高难度的大型人物瓷塑精品多件, 创制了十多系列产品,二百多件/套精品瓷塑,作品得到海内外多家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收藏,国内外的寺庙和道观的大德法师和道长幕名前来敬请神佛像,众多居士商家前来惠顾,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2002年,蔡映波先生成立了豪举美艺瓷厂,设备逐步工业化,产品质量成品率满意,出产快。主要生产工艺美术瓷器、陶瓷神佛像等。工艺瓷器适合于收藏,寺庙、道观、酒店和家居的供奉,摆设欣赏审美之用。产品远销国内外,并受到客商的信赖和青睐。
          豪举陶瓷的创造理念,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大、精、美、新、奇、特。大——规格大,型号大,适合大型寺庙、道观的佛像供奉瞻仰。精——精湛 虽然大,却不失于在细节的装饰,努力在每个细节上做好最好。美——美观,瓷器佛菩萨像都要十分庄严,人人见之欢喜。 新——创新,豪举绝不墨守成规,而是争取创新, 奇——造型有创意,另求突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惊奇感;特——追求个性化、古典化和艺术化。正是因为这种创作生产的理念,令豪举陶瓷一次次的摘下了奖牌,受到寺庙、居士乃至收藏家的青睐。

          蔡映波创作的作品在国家级、省级获奖如下:
          国家级奖项主要有:
          2003年9月,《42"日本仕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礼品展览会上荣获《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工艺类)金奖。
          2003年9月,《62"坐莲观音》荣获《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工艺类)银奖。
          2003年9月,《62"站佛》荣获《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工艺类)银奖。
          2005年4月,80"重工彩《福禄寿》参加第二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竞赛,荣获铜奖。
          1985年12月,15"《刘海戏蟾》荣获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金奖)。
          省级奖项主要有:
          1986年9月《15"刘海戏蟾》荣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奖(金奖)。
          1991年8月,瓷塑《五子三星》在广东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1995年5月,瓷塑72"《三星》在广东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荣获银奖。
          2006年9月,36"《坐佛》在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银奖。
          2007年9月,62"《济公》在广东省第二届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银奖。
          1982年,《25"寿星带童》在广东省轻纺工业“四新”、旅游产品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1984年8月,《32"单刀赴会》在广东省第一轻工业“四新”、旅游产品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1991年8月,瓷塑《关公》在广东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
          1991年8月,瓷塑《麒麟观音》在广东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
          1995年5月,瓷塑 68"《收龙观音》在广东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
          1991年8月,瓷塑《麒麟财神》、《24手观音》参加广东省工艺美术作品展,荣获入选奖。

      Processed in 0.106(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