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蔡宪昌:期待中国建陶抬头挺胸做世界品牌

        作者:核实中..2009-12-14 10:26:08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蔡宪昌,中国制釉集团总裁,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色釉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

          1944年出生于台湾,1973年与父亲共同建立中国制釉公司,1992年创办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上海大鸿制釉有限公司,2005年设立印尼中釉公司,2006年设立山东大鸿制釉有限公司,组成中国制釉集团。1996年,中国制釉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


            蔡宪昌说:“我们不指望全世界包揽,但努力在亚洲地区有一席之地。陶瓷釉料公司如果倒闭得只剩下3家,我希望我们是3家之一。”

            问:您是哪一年到大陆投资的?

            蔡宪昌:我在1988年来大陆,1992年创立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当我们进来后接着一些台湾陶瓷厂商陆续来大陆发展。

            问:当时行业的生产水平是怎么样的?

            蔡宪昌:那时候大陆的建筑陶瓷连平板印刷都还没有,瓷砖还是”清汤挂面“,很难看到一块砖有完整的釉面,当时我们一个工程师带丝网、设计图纸过来指导他们怎么做印刷。那时候我在国内看到陶瓷业的生产有些是用梭子窑,有的是用丁字窑生产,燃料还是用的煤炭。接着福建豪胜陶瓷与佛山公贸陶瓷引进国外快速窑设备,改进了生产流程与产品品质,使陶瓷业跨进一大步。

            早期生产熔块釉用的是坩埚窑,还有一种是比较大的窑炉,这边加料,那边噼里啪啦就掉出来了,熔块釉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当时很流行的地砖叫水晶砖,现在一讲到水晶砖,都觉得是最低端的产品,其实水晶砖如果能够做得很平整,没有针孔,没有釉裂,加上好的设计图案就是很高档的砖了,怎么会是最低端的砖呢?

            一些厂家为了卖得便宜,不得不用最低档的原材料,也没有什么品管,反正有一个砖的样子就好了。正是因为这样,水晶砖被打入了地狱。

             问:整个中国制釉有多少人?

            蔡宪昌:我们的员工倒不是很多,一个厂平均250人左右,现场的工人不多,差不多一半以上是白领,负责管理、服务、技术研发。

            问:中国制釉是在台湾上市的公司,你们家族在上市公司占有多少股权?

            蔡宪昌:原来是100%,上市之后还有百分之六十几,基本上是我们四兄弟持的股份。

            问:中国制釉2008年的产值有多少?

            蔡宪昌:台币是大约五六十亿,折合人民币有十几个亿。

            问:要管理好这么多公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蔡宪昌:我们每年都有一套营运计划书,广东、上海、山东、印尼、台湾各有一套,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教育训练、营运目标、费用预算等等,每年十月份就开始做了,十二月底完成。

            我们每个月的财务报表要与每个月的运营计划比对,看目标有没有达成,每个产品的成本控制得如何。所以每个月还有一次集团的经营会议,由我主持,台湾、广东、上海、山东、印尼五个地方通过视频会议,目标追踪并作异常管理。

            问:台湾的企业管理方面都很规范,舞弊被查的很少。

            蔡宪昌:这也要看到老板的理念。比如说我知道自己公司的情况,什么时候会有大的发展,我如果要炒股票很简单。但是我不能去炒股票,我赚了钱,我所有股东就要赔钱。

            现在企业基本上都用职业经理人,上头歪了,下面也跟着歪了,无形当中会形成一种企业文化。

            问:您对中国制釉有什么展望?

            蔡宪昌:我们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拓展市场领域,除建筑陶瓷外,也在向日用陶瓷、艺术陶瓷、技术陶瓷方面发展。我们不指望全世界包揽,但努力在亚洲地区有一席之地。陶瓷釉料公司如果倒闭得只剩下3家,我希望我们是3家之一。这是我努力的目标。


            蔡宪昌说:“如果我是一个投机者,我肯定会赚很多的钱,但我不会那么做,因为我是在经营企业不是搞投机,不公平的竞争是破坏行业秩序。“

            问:陶瓷产品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就是你们这些做釉料和做机械的企业的创新,你们是幕后英雄。

            蔡宪昌:哪一家釉料公司像我们一样工作?人家走一步我们要走好几步。打个比方说,我们很早就推出了一种负离子的产品。但是有负离子就有正离子,就有辐射,如果没有办法控制在一定标准之内,对人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我们就把它严格控制在国际标准范围之内,使这种产品有益无害才推出市场。其实我们还有一些革命性的产品,负离子只是一个小CASE。有的时候我甚至想,到底这个些产品要不要在国内市场推出?因为智慧财产权(编者注:即知识产权)不受重视,很多革命性的产品我们不大敢在国内推出。

            我们如果不靠不断的创新是没有办法生存的。我们在台湾是上市公司,从规模来讲不是很大,但是从行业来讲它确实是一个指标。台湾政府有关部门评选整个台湾有50家A级企业,我们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原材料上选择非常严格,比如说长石,一吨有700元的,也有200元的。200元一吨的不是不能用,但是不稳定。我们为什么要用700元的而不用200元的?

            因为我们要对客户负责任。我们是从材料上针对上游供应商的评选与管理,加上现场的品管系统,和公司上层品管部管理等构成的多重品管系统。公司一开始就很重视”品质、服务、创新“,这是我们能够生存下来的最大依据,这也是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更是我们全面品质管理方面的最高指导原则。

            在追求企业的永续经营过程中我们不在乎今年能赚多少钱,只在乎明年怎么生存,后年怎么办。因而订立短、中、长期之营运目标计划。每年都要举行两次的新产品发布会,每季都要开发出很多新产品。新产品都要做成3D的系统,供客户选择。客户选好之后,还要协助客户生产上线。为的就是要客户提高附加价值,为客户创造更大的利益。

            如果我是一个投机者,我手上有很多的配方,只要找个人挂个名,找人加工,不用设备折旧,不用管理费用,不用服务,跟别人一样逃漏税,那我肯定会赚很多的钱,但我不会那么做,因为我是在经营企业不是搞投机,不公平的竞争是破坏行业秩序。

            包括设备、品管、技术研发、设计、应用开发、售后服务,以及合法纳税方面所产生的成本,我们要比有些企业高30%。但我在市场上只比他们贵5%到10%,因此从成本上讲我们是吃亏的。我们能生存下去,凭借的是创新、稳定的产品,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

            蔡宪昌十分期待中国建陶能够抬头挺胸做世界品牌。他说:佛山陶瓷要健康发展,要解决好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专业化,老板们赚别人的钱,不要舍不得别人赚钱。第二,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客户对品牌的信心。第三,要搞好智慧财产权保护,不去仿冒人的东西。第四,重视环保,合法纳税。

            协会和媒体结合起来把行业的缺点指出来,要针对整体性的问题,不要针对某一个企业,来改善行业秩序,让它有健康发展。加上政府对品牌的奖励政策。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佛山陶瓷引领着整个中国建陶的发展必定能创出世界名牌。

      Processed in 0.145(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