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从“活动”到“言语”的生成(作者:潘天波)

        作者:核实中..2009-09-16 10:09:33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摘 要:人类是在活动中诞生言语需要,进而产生言语思维,又在言语思维中积淀意识语言,是意识语言为言语提供完整的语言信息流。本文试图从活动到言语的生成追问中考察“内言语”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揭示言语的生成机理,而且有助于了解对人类自身意识的生成。

          关键词:言语需要;言语思维;意识语言



          人类究竟何以能“言语”?传统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都把视线放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先后出现了语言和思维的“等同观”和“分离观”。但至今,问题的难解性仍摆在我们面前。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试图从活动到言语的生成追问中考察“内言语”发展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揭示言语的生成机理,而且有助于了解人类自身的意识生成。

          一、言语需要

          现代科学主体论美学认为,心理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心理语言,“意识语言”是一种“内语言”,是言语前的语言①。因此,我们不顾从思维到言语的这一前提环节,去讨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徒劳的。而且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从“活动”到“言语”这一过程中还要经历“言语需要”、“言语思维”、“意识语言”三个连续环节。人类正是在活动中诞生需要,诸如言语需要、安全需要、审美需要等。而不同的需要又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言语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其中言语需要是产生言语思维的关键,人类就在这言语思维中积淀意识语言,是意识语言为言语提供完整的信息流,意识语言信息流在内心的结构不同形成诸如音乐(心声艺术)、绘画(形象艺术) 、文学 (心语艺术)等不同的艺术结构样式。(见言语生成图示)






          “言语需要”是“生活意识”的产物,而“生活意识”是活动的结果,活动是不自觉经验积累的唯一源泉。人类大脑在活动中不断进化,进而能对积累的经验作回忆与思考,即“反思”。“反思”是对活动自觉地“回味”,人类正是在“回味”中诞生“生活意识”。但问题的难解性在于: “反思”本身已经是“生活意识”的反映行为。所以,我们是否能说因“反思”而诞生“生活意识”就成了一个问题。这里要界定一个概念:回忆。它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实践活动的一种自觉地想起。也就是说当“反思”时,我们就从不自觉的活动经验中迸发出自觉的“生活意识”。其实,人类活动的时候,已经有一种本能的或不自觉的意识在参与,只不过“反思”是自觉“生活意识”的诞生。而这种自觉性是建立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

          那么,从生活经验如何就会有生活意识呢?

          独立的生活经验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获得,它经历生活经验不断摆脱具体内容的抽象与提纯的过程。生活经验本身既是事物自身有用性的体现,又与人类维护自己的生存需要动机相符合,生活经验在活动动机中产生和积累,因为“我现实地意识的东西,我如何意识这些东西,我所意识的东西对我有何涵义,都是包括我这一行动在内的活动动机决定的。”②人类不但在实践行为中不断发现生活经验,而且在需要动机中肯定生活经验。留存生活经验就是由经验具象抽象到思维中的经验表象的发现与肯定。而且还在生活关系中有意识地利用它,当需要的时候便再现生活经验,将经验表象再现出来。人类就是在再现经验表象中反思生活经验,在反思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意识表象。(见生活意识生成图示)






          具体地说,独立生活经验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使生活经验不断摆脱具体内容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完成。在实践中,生活具象在大脑中形成经验表象,经验表象是模糊而杂多的,但随着生活环境与生活内容的变化,有用的生活经验就不自觉的呈现出来,而大量的暂且没有用的生活经验就沉淀于无意识层,被呈现的生活经验于是在大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经验表象。因此,生活意识萌芽于事物本身的“有用性”。其次,生活经验本身既是事物自身有用性的体现,又与人类维护自己的生存需要相符合。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每当遇到生活环境与生活内容的新变化,被留存的生活经验就会再现出来,意识里的经验表象的就得到首次运用。在大脑中留存的生活经验被重新提炼和筛选,一部分对生存需要的经验表象被提升,而沉淀一部分在新环境和新内容中不适应的经验表象。因此,生活意识演进于人类维护自己的生存需要。第三,人类不但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发现适合自己需要的生活经验,而且还经过多次反复与头脑的深刻概括,逐渐把握生活经验普遍的必然联系,在生活关系中利用生活经验,概括地把握经验与利用经验是一种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因而单就生活经验本身而言,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人的生活意识的生成。因此,生活意识完成于对经验表象的反思。

          因此,“生活意识”是人类“生活需要”与“生存反思”的火花, “言语需要”不过是其中的一束,其形成既有人类个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群体或社会的原因。

          从人类自身来看,个体在活动中会产生各种需求,其中“言语需要”,一方面是物质需求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精神需求的原因。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利亚认为,“内部语言”在功能上具有“述谓性”的特点。即内部语言总是与言语者的欲望、需求、动作、行为、知觉、情感的表现密切相关。③早期人类为了生存, “言语”成了他们的第一需要,低生产力下劳作的分工与协同,需要言语的交流来维系日常生活;其次,物质生产过程中伴随的交换思想、流露情感、传情达意、理解与阐释等需求也触发“言语需要”的生成。而对“言语需要”意识的再反思,便产生了“言语思维”,如果说“言语需要”是内在的“词素”,那么, “言语思维”就构成了内在的“词汇”,审美意识语言就是内在的“句”或“篇”。外部语言中的每一个“词素”,都是人类的每一种“需要意象”的表征,而每一个“词汇”就是单一意象的有机组合, 句或篇就是内在审美意识的“群象”的传达。因此有多少字、词、句、篇,就有多少种“需要意象”。但是,外在的言语符号永远只是内在言语符号的一部分,外在的“需要意象”表征只是人类需要意识的一部分。因为,传达只是部分的传达,而且,传达的过程就意味着言语被遮蔽的过程。

          群体或社会也是“言语需要”意识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早期人类面对冰川期的寒冷,森林野兽的威胁,生活资料的不足而挨饿的考验,此时的第一选择是生存的自体性保护。那么互助、交换、对话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而这一选择的传达当时只能通过表情、动作和符号等形式来完成,但随着活动的深入,脑喉结构的进化, 表情语言、动作语言和符号语言也就在活动中解体和衍生出“言语需要”意识。人类从表情动作语言意识飞跃到言语需要意识,是内在生活反思的结果,外在的自然声响也是触发言语的火花。面对自然界神奇的鸟语虫鸣、水瀑浪腾、狼嚎猿啼……有模仿本能的人类不会无动于衷。出于需要的意识,模仿发音就开始了。其实,人类在发音、建筑、服饰等方面远比自然界和动物要落后得多,悦耳的鸟语,结实的雀巢,多彩的鸟羽和那奇妙的自然宇宙的声响与形体都是人类模仿的对象,同样是现代科技模仿的对象。“鸟巢体育馆”、“电子蛙眼仪”等不过是对大自然形体的延伸。

          “言语需要”的第三个原因是确证自我存在的需要。“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认识自然,在认识自然中改造自然。而当人对自然物发生着第一个实践关系的活动时,人就开始学习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因而人在主观中便萌生了自己有别于外物、有别于自然物的‘自我’体认。”④因此,需要自我确证是人类区别它物的一个重要意识,也是强调自我的一种方式。为了区别与强调,他们选择了“言语”,因为“言语”的过程其实就是“命名”的过程或“符号”的过程, “命名”或“符号”的意识是区别与强调的介质, “命名”就是区别它物,而区别它物是为了强调自我; “符号”就是对命名的指称,而命名的指称也就是在区别它物与强调自我。但命名与符号一个重要的不足是不能穷尽所指称的事物,能指与所指发生冲突。也就是墨子所说的“所谓”与“所以谓”之间不对称。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进一步地触发更加需要“言语”来阐释与交流的需要。因此,命名或符号的缺陷正是言语需要的潜能。

          二、言语思维

          言语思维是言语需要意识的进一步定形、定性和定质,它是内部意识的一种词汇,是单一意象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形态的最高追求是审美意识言语。

          首先, 言语思维是言语需要意识的进一步定形。从定形的机理来看,它是对混乱言语思维的有机组合,意识组合的过程是内在意识力的控制下模态化的过程,意识力就是意识组织中的各种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意识因素的经验呈现态,它具有重组、模构、配置、优化等意识权。因此,言语思维的定形就是意识力的重组、模构、配置、优化的过程。那么从定形的介质来看,言语思维的定形需要生活意识、文化意识、艺术意识共同作用才能完成。生活意识是一种生存意识,生存意识就是关系意识,因为人类在关系中维系自己的生存,尤其是在对话言语中获得自己的生存。关系涉及到三个对象:人、社会和自然,那么也就有构成三组基本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在与自然对话中实现了生存的物质资料需要;人在与社会对话中体现了自我的价值需求;人在与人的对话中获得了情感满足。因此,生活意识是言语思维定形的母体。而文化意识与艺术意识不过是生活意识的一种开拓,是对生活意识的一种反思的结果。生活意识在开拓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走向新的开拓,开拓后的反思是定形的基础,反思后的开拓是定形言语思维的表现。

          其次, 言语思维不是人类的“专利品”,其他动物同样有低级的言语思维,只不过言语的传达符号不同而已。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与意识或言语思维,真正区别在于是否有审美意识语言,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审美意识的“临界点”上分了家。这个问题要追问人类是如何获得审美意识,而其他动物不能获得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但我们必须要回答人类何以能“审美”?传统思维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多从人类学、文化学、考古学等途径寻找人类“审美”的发生,探究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最后的结论多在无休止的“循环逻辑论证”中告终,出现了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循环争论,或是先有审美意识还是先有语言的争论,或是在物质与意识的先后关系中争论。但问题在于“关系”只是在逻辑概念中才起作用,在形象与感性中,它没有生存的空间。而诸如意识、思维、审美是什么?自然是形象的或感知的。那么我们在“关系”中追问它存在的形态是没有结果的。那么审美意识存在的形态又是什么?为什么只有人类所独有?问题的追问必须回到人的身上,还原到整体的原点上,这个整体原点就是人的意识组织,它的“精神需要”和“反思”是人类所独有,人类就是在这个关节点上发展了自己的“言语思维”,而动物却没有进一步进化,却丢掉了精神需要和意识反思这两个重要的东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类喉部与大脑进化具备了自己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人类在活动中能积累自己的意识经验,而且人类有面对自然的各种生物现象的有意识模仿能力。但动物也具备模仿,活动意识和脑进化三因素,问题的关键是这三个因素在动物那里不是有机的整体发生,只是在某一方面,如模仿声音的鹦鹉,模仿动作的黑猩猩等,有机的整体发展离不开“群居”、“群往”、“群作”活动,而人类正是在这方面优越于动物,在活动中实现了自己的言语思维的定性。

          最后,言语思维的理想是追求审美意识语言的存在。这一理想走向反应了言语思维的进一步的定质。审美意识语言的存在是言语思维的一次大的“质变”, “质变”虽然是以量变为基础,但决不是量的增多或叠加, 增多或叠加仅仅是数量的直线上升。数量具有不可穷尽性,无穷的增多或叠加,如果没有言语意识力的作用,只是无限的增多或叠加而已,言语意识力就是反思力和需要意识力。反思就是对量的优化与配置,对量的回忆与思考;需要意识力就是对量的提取与精简。也就是说言语思维的质变不是生活经验的直线式上升,不是量的增多或叠加,而是对不断增加的量的反思。反思的过程中在艺术意识思维的触发与引领下,审美意识言语思维在内部形成,最后质变成审美意识言语,这是在言语思维量的结构中不断反思而形成稳定“体”的结果。

          三、意识语言

          意识语言是对生活意识在内部的稳固态,是亟欲表现的“内语言”。从狭义上说,“心声”、 “心象”与“心语”是最基本的三种内言语符号。

          “心声”是内部的一种音乐符号。这种音乐是外部音乐的文本,是音乐前的音乐。它的特点是无形无音,因为内部音乐是思维的音乐,而思维的音乐具有无限的体量,正如老子说的“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在毕达哥拉斯那里, “心声”是“小宇宙”的和谐音乐,其实,内部的音乐是不和谐的,但可以通过“乐律”来调和,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就讨论过“心声”可以“数求”的机理,他说“故外听之易,弦以手定,内听之难,声与心纷,可以数求,难以辞逐”。内部“心声”的调和有利于内部心理空间的净化,亚里斯多德就倡导“音疗”的第一人,古希腊人在拿美的音乐来净化心灵上显示了自己的智慧。孔子听《韶乐》后,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审美心理感应足以说明“心声”在净化心灵方面的“音疗”之效。

          “心象”也是狭义上的内部语言符号。它是“物象”在内心的显现态,是“物象”的变形与重组。“物象”被感知捕捉到内心后, 通过“内感”机制使得“物象”变形与重组。当“物象”的在内心成熟后,创造就成了必然。郑板桥的“胸中之竹”向“手中之竹”的表现, “眼中之竹”是基础,但“胸中之竹”是已经被“内感”后的“心象”了,它不同于眼前的“物象”,而且, “手中之竹”也不同于“胸中之竹”,这是表现的流失效应所致。诸如雕刻、绘画、建筑等艺术都是“心象”的传达。

          “心语”也就是狭义上的“意识语言”,一切以文字符号为传达媒介为主的文学都是“心语”的文本化。如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心语”就是柏拉图的“内部说的语”,它是一种独特的内部言语。它的创生来源于生活意识思维体系的完成与生活意识系统的稳固;它的整体性存在需要心理力场的维系与保障;它的运动与表现需要审美心胸的到来与触发。“心语”具有强烈的个体性、专业性、层次性、可塑性、理想性等特点。不同生活经验的个体,其“心语”的内容、深浅、追求都是不同的,而且, “心语”能在特殊的环境中塑造与培育。伟大的心灵就会有伟大的“心语”;伟大的作品是伟大的“心语”的展现。古罗马的朗加奴斯就说过,作品就是崇高心灵的回声。所以,“心语”反映“人语”,而“人语”是“人品”的显现。

          从狭义上理解“心声”、“心象”与“心语”,他们都是内在语言艺术存在形态,而外部语言艺术不过是内部语言艺术的传达与再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给艺术分类具有它的科学性。传统的分类标准离开人,离开了人的意识, 没有深入到艺术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来分类,而艺术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其实就是人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因为,艺术说到底是人的艺术。那么人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是什么呢?是审美意识。而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实质上就是以动态的方式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艺术作品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来传达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所以,审美意识必然要成为艺术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则。传统分类上存在重大分歧,其实是一种混乱。因此,我们可从言语意识生成角度来给 “内语言”和艺术进行分类,其分类如下:




          “心声”艺术
          “心象”艺术
          “心语”艺术


          音乐、影视、戏剧
          雕刻、绘画、建筑、舞蹈、书法
          诗歌、小说、散文

          其实,我们从“心声”、“心象”与“心语”的角度的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传统人文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存在一个问题:名不副实。因为, “心声”、“心象”与“心语”的维系除了心里力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机理问题,那就是“心机”或“心理”,它是意识语言存在的一个重要机制与规则问题。有一门学科叫“心理学”,而传统心理学只是在研究心里的现象,诸如“个性”、“需要”、“行为”、“动机”等问题,那不能叫心理学,只能称为“心里学”。不去研究“心机”,那不是心理学,因为“心机”问题是意识语言的活动机制;是意识“内感外射”的运动原理;是内部言语的生成与建构的机理,是一切艺术语言文本化的奥秘。



          结语

          从活动到意识生成的探求;从活动到言语过程的描述。我们发现:人类是在活动中诞生言语需要,进而产生言语思维,又在言语思维中积淀意识语言。意识语言是亟欲表现的“内语言”,它为言语提供完整的信息流。对意识言语的探究的意义十分重大。第一,它有利于发现人类言语的奥秘,发掘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艺术的内在规律。意识语言是人性语言的根本特征,人性史就是意识的发展史,意识贯彻了人类古今,揭示意识语言的发生、建构和运行,就是在阐释人性如何在发生、建构和运行,也就从根本上探究艺术的内在规律。第二,它有利于形成以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批评理论。各类艺术同源于审美意识,都是审美意识语言的外化传达,那么艺术家必然成为艺术批评的核心,因为艺术家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系统的核心就是人性。所以,以艺术家为中心的批评理论就是以主体性为中心的艺术批评理论。第三,它对于现代人文学科,尤其是艺术学、心理学、美学研究有多方面的积极启示,创建其学科体系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注释:

          ①参见李健夫 著.现代美学原理[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②[俄]阿•尼•列昂捷夫 著 李忻等译, 活动 意识 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第214页.

          ③参见余松 著.语言的狂欢[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31页.

          ④胡潇 著.意识的起源与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138页.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081(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