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胡塞尔传》第15章:辞世与永恒(作者:李鹏程)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14:57:56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胡塞尔去世了,但他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仍然流传着,虽然已经是以与其原本形态不同的各种新的变形。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胡塞尔思想的流传和其转化为永恒的历史性东西的情况。这三个方面就是:
          一,胡塞尔的学生作为胡塞尔思想的各种类型的继承人。
          胡塞尔在世时,除过他自己本身进行孜孜不倦的现象学研究之外,他还培养了一批学生。从世代继承性的观点来看,这批学生成为他的学术精神超越他自身的现世存在而在无限的世界时间之流中向下发展的第一批传人。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被德国学术界认可,是从他的《逻辑研究》的出版开始的。
          1901年胡塞尔到了哥廷根之后,他的实际处境虽然并不很好,职位也不高,但《逻辑研究》所阐述的观点,在德国思想界引起了震动。尤其是不批不甘抱守传统思想、积极进取的青年学生,对胡塞尔思想的创造性,十分重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慕尼黑大学的学生中间,自发地出现了一个现象学研究小组。同时,在哥廷根大学,胡塞尔身旁也开始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有志于现象学研究的青年。1904年,慕尼黑小组中的几位青年转学到了哥廷根,胡塞尔身边形成了一个较有规模的、开放的自由研究团体。1905年胡塞尔访问慕尼黑大学,从此后,慕尼黑的研究团体和哥廷根的研究团体联成了一片。
          1910年之后,在胡塞尔身边就读的一批学生写出了以研究现象学为论题的博士论文,这可以说是胡塞尔所发起的现象学运动的第一批学术成果。
          1913年,胡塞尔主编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在哥廷根问世。该杂志的第一期除过发表了胡塞尔本人的《观念I》之外,还刊登了他的学生的一些论著。尽管这些论著的具体观点不尽相同,但在"现象学"这个大的论题下,它们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思想潮流。在胡塞尔领导的这个潮流中,比较有影响的人物是后来独具思想风格的大哲学家马克斯·舍勒。他可以被认为是现代现象学思想谱系中的胡塞尔的第一位继承者。
          1916年胡塞尔转任德国著名的弗莱堡大学(位于德国西南部士瓦本地区)哲学教授。随着胡塞尔的迁移,弗莱堡成为了德国现象学运动的新的中心。在这里,又有一大批学生聚集在胡塞尔周围。在这一批学生中,先后有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罗曼·茵加登(ROMAN INGARDEN)、卡尔·勒维特(KARL LOEWITH)、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以及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海尔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海德格尔后来成为研究"存在"问题的世界著名哲学家,茵加登是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勒维特是德国哲学史的著名解释者者,伽达默尔是著名的解释学家,而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的学说,构成了当代德国哲学的几个主流。因而可以说,胡塞尔的思想是当代德国哲学的一个主要的起源地。
          另外,胡塞尔还有几个从美国、法国以及日本来到弗莱堡的学生。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胡塞尔现象学在美国、法国和日本传播的领导人物。可以说,弗莱堡时期,就孕育了现象学成为世界性哲学运动潮流的人物基础。
          然而,同历史上的所有学派的发展一样,现象学从其成为一个学派开始,就出现了内部的思想差异和逐步的分化。早在哥廷根时期,胡塞尔同他的学生之间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胡塞尔以长者的风度和自己对先验现象学的坚定信念,容忍他的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到弗莱堡时期,这种差异和分化更为明显。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胡塞尔最喜欢的两个学生--海德格尔和舍勒--都各有思路,他们的"存在论"和"生存论",同老师的"先验论"在后来形成了现象学流派的鼎足之势。
          尽管如此,胡塞尔对于自己的学生还是情有独锺,他在几个候选人中选择了自己的学生海德格尔作为自己的教授职位的正式继承人。许多后人以"正宗"传承的眼光来看待胡塞尔对自己的接班人的选择,认为胡塞尔让海德格尔继承教职是不明智的。其实,哲学的发展并不是"正宗"传承的结果。如果说胡塞尔后来会对海德格尔表示遗憾的话,遗憾的并不一定是海德格尔对他的思想的"偏离",而大约应该是海德格尔在自己所研究的"生存论"之外的现实境域中对法西斯政权的暧昧的邀宠态度。
          二,胡塞尔著作的永恒历史化。
          胡塞尔在生前发表的著作并不很多。但是他一生中除过教书讲课之外,总是辛勤写作。他总共写下了4万多页的研究手稿。
          在胡塞尔晚年,他自己想把这些手稿整理出来。但实际做这项工作的人,主要的是胡塞尔的助手欧根·芬克(EUGEN FINK)和路德维希·朗德格雷伯(LUDWIG LANDGREBE)。朗德格雷伯整理编辑的《经验与判断》1938年在布拉格出版。但不久,纳粹占领布拉格,这本书不能出售。只有寄往英国的200本书在英国和美国销售了。
          由于胡塞尔是犹太人,他的手稿有被纳粹焚毁的危险。在胡塞尔去世后,荷兰神父海尔曼·莱奥·范·布雷达(HERMANN LEO VAN BREDA)组织了把胡塞尔手稿偷运到荷兰的工作。这些手稿被转送到卢汶大学。后来,以这些手稿为基础,在卢汶建立了"胡塞尔文献档案馆"。从1950年起,这个档案馆以胡塞尔手稿为依据,在朗德格雷伯的主持下,开始编辑出版《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到1992年已经出版了28卷。有些手稿还正在被整理编辑之中。在卢汶档案馆建立之后,为了推进现象学在德国的研究,朗德格雷伯和芬克又先后在德国的科伦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建立了胡塞尔文献档案分馆。胡塞尔的手稿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宝贵遗产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和继续研究。
          三,胡塞尔离开现象学中心位置之后,现象学的演变和分化。
          在胡塞尔退休以后,海德格尔成为了现象学的中心人物。当然,海德格尔使现象学改变了原有的"胡塞尔式的"形态。"生存论"开始成为现象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生存哲学代替了现象学。
          在此以后,由于德国国内的法西斯日益猖狂,现象学同其他学术一样,在德国成为反动政治所排斥的对象。于是,现象学运动出现了历史性的分化:一部分学者被迫害和镇压,个别学者投入法西斯怀抱,数量较多的学者奔走英美异乡,于是。现象学开始了一个"流亡"的年代。
          学者的流亡从客观上来说,有利于学术的传播。例如真正促进美国现象学研究发展的人物,是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的一批学者,例如阿伦·古尔维奇(ARON GUR-
          WITSCH)和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CHUETZ)等人。当然,在德国现象学家达到美国之前,胡塞尔的学生马尔文·法伯尔(MARVIN FARBER)和多里安·凯尔恩斯(DORIAN CAIRNS)已经在那里出版了现象学杂志,并成立了研究现象学的协会。现象学在美国的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象学在欧洲得到了一个复苏的条件,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纷纷成立了现象学研究会。胡塞尔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延续了下来,并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学术产生着影响。
          到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现象学家们在自己的研究中,把现象学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多元化了。但可以对它们进行一个基本的分类归纳。
          第一类是继承胡塞尔的著作文本的"正统性"的研究和解释,即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文本出发,遵从胡塞尔思想的"先验"原则,进行"以胡塞尔的先验主义观点为基础"的理论创造。这一类现象学研究就是"胡塞尔经典主义"或者叫"正统派"的现象学研究。例如格哈特·芬克(GERHARD FUNKE)和他的美茵茨学派的研究等。
          另外一类是逻辑学、语言学层次上的现象学研究。力图把胡塞尔在现象学研究中对"逻辑"和"语言"的关注作为自己开拓新的理论领域的生长点,把现象学逻辑学化和语言学化。例如卡尔·弗里德里希·盖特曼(CARL FRIEDRICH GETHMANN)和爱尔马·霍伦施泰因(ELMAR HOLENSTEIN)所作的研究。
          还有一类是把现象学理解为一个永远开放的反形而上学的思想精神,以现象学的"还原"理论为支点,形成对一切理论形态模型(或者图式)的根源性的批判。例如奥托·佩格勒尔(OTTO POEGGLER)的学说。
          第四类是以胡塞尔在"主体际性"理论中所应用的"身?quot;范畴为基点,建构"现象学的人类学"。例如海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的著作所表达的观点。
          第五类是意识的结构发生学。它把现象学归结为"意识学",而且主要地把意识设定为一个"原结构性"的研究对象,以意识意向的基本分类为前提,描述其发生和建构的过程。例如海因里希·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的理论。
          第六类是对胡塞尔晚年的"生活世界"学说从某些方向的引申。例如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CHUTZ)的"社会现象学"和盖尔德·勃朗德(GERD BRAND)在《生活世界》一书中所构筑的思想体系。
          最后一类是把现象学作为理论思想方法,"应用"于对各门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的重新建构和研究。这种"应用性"的研究,既关注当代思想理论问题,例如交往、行为、技术、跨文化现象等等,也关注传统的学科领域,例如伦理学等等。这种"应用现象学"力图把现象学作为具体科学的方法论系统,以便达到引导具体学科实现创新的目的。在特里尔大学教授恩斯特·W·奥尔特(ERNST WOLFGANG OR-
          TH)所主编的几乎是包罗万象的《现象学研究丛书》中,可以看到这个方面的发展意图。
          总之,现象学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主要潮流,它犹如一棵已经长成了的大树,如果说胡塞尔现象学是它的树干的话,那么,在走向21世纪的当代世界上,它已经是枝叉繁盛。但是,也正如"一棵"大树一样,它的每一个枝叉,都属于"这棵树",具有"这棵树"的性质,而同别的大树有着特有的区别。现象学各个学派之所以都"属于"现象学,其本质特点在于,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
          第一,强调人的思想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而废除在人的原初意识与事物之间业已存在的一切(作为"中介"的)传统观念的障碍。为达此目的,现象学使用"还原"方法。
          第二,因而,现象学在其本质上来说,是反传统的。所以,它是一门对以往的和已经给定的所有理论具有激烈的批判性的思想科学。但是,它是以对普遍性的肯定性描述为其批判方法的。因此上,它是一种新形态的理性主义。
          第三,也正因为此,现象学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的思想科学,也就是说,它是永远开放的,也是永远创新的。它在其自我批判性中,永远容纳一切自由的理性思想的积极科学成果。
          第四,现象学是一门意识"科学",即是一门以原初主体(尽管对"主体"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设定)为生长点而对外在世界进行意识建构的思维科学。
          然而,现象学在其"生存延续"的道路上,也并不是没有危机的。危机来自两个方面的可能性。一个方面过分的内向性所导致的学说的总体意向性能力的可能弱化;另一方面则是因过分的外向性而导致的滥用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教条化和庸俗化。要防止和克服这样的倾向,这就要看当代现象学运动能够以多高的水平在自我理论深化(即对形而上学的不断自我建构)和应用性扩展(即方法能力的不断普遍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胡塞尔虽然在1938年去世了,但他的学说被后人以各种哲学方式继承下来了,他的基本思想精神被在这些继承方式中保存着。因而,人们可以说,作为精神的胡塞尔还活在现实的世界上。而且,他所创造的思想财富是人类20世纪的重大文化收获。而且,他作为他所书写的文献的作者姓名,将同他的肖像一起,在人类精神史上永恒存在。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26(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