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潮州窑的发现

        作者:核实中..2010-01-12 10:59:09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1922年,
          潮州羊鼻岗出土了四尊宋代瓷制佛像。
          这四尊佛像因为比较特别而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第一,
          佛像的释迦牟尼是蓄胡须的。
          国内的蓄胡如来只有甘肃大像山石窟和本例,
          但这个问题涉及到佛教史,
          本文不予深究。
          第二,
          佛像的铭文引出了潮州陶瓷的史话,
          沉睡千年的潮州窑从此重新为世人所知。


          铭文是刻于佛像座上,
          其中一尊共有71字,
          是我国古瓷中最长的铭文。
          内容包括窑口名称(潮州水东中窑)及定造人和工匠姓名,
          器件用途和烧制日期(宋熙宁二年)等。
          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
          潮州水东窑在1069年已经烧制出高品质的白瓷佛像。


          饶宗颐先生昔年曾对潮州窑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
          他的《潮瓷说略》1955年在日本发表后,
          潮瓷受到世界陶瓷界的关注。
          与此同时,
          国内的文物部门也对潮州窑遗址进行大范围勘查发掘,
          确认了潮州四郊存有大量的唐宋窑址。
          其中唐窑集中在北郊,
          已能生产精美的青瓷器,
          代表作是现藏于潮州市博物馆的青瓷四花瓣口大碗,
          属“梅子青”釉色,
          开冰裂纹片,
          与著名的哥窑相仿。


          韩江东岸的笔架山,
          则是宋窑的集中地,
          古时另有“水东窑”和“百窑村”之称。
          在绵延2公里范围内古窑遗址和瓷片遍布,
          因而被写过《中国古代窑址》的斐利称为中国窑址之最。
          现已清理完毕并对外开放的十号窑址残长达80米,
          门口挂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属古代烧制工艺最先进的阶级窑,
          专家估计一条窑每年能生产几十万件瓷器。


          根据出土的瓷器,
          宋代潮州窑主要生产青白瓷(影青),
          其次是青瓷和白瓷等,
          种类包括碗、盘等日用瓷和人物、玩具等工艺瓷。
          一些特殊的器物,
          比如西洋人头像、西洋狗和军持(伊斯兰教徒常用的净瓶)等,
          说明潮州瓷是以外销为主的,
          而且接受了外商的特殊订货。


          从中世纪开始,
          海上的“陶瓷之路”取代了沙漠的“丝绸之路”,
          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精美的中国瓷器既是中国“CHINA”的代名词,
          又是世界很多国家人民的奢侈品和日用品。
          作为奢侈品,
          龙泉景德等名窑名器贵若黄金,
          只宜用于收藏或装饰;作为日用品,
          由广东和福建沿海民窑烧制的瓷器,
          以价廉物美而满足了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
          这是古代潮州窑崛起的外部原因。


          笔架山的炉火在元初熄灭了,
          代之而起的是西郊的枫溪窑和饶平的九村窑。
          在明清两代,
          一种被国外称为“汕头器”或“克拉克瓷”的外销瓷器,
          又在粤东和闽南的海边熊熊烧制。

      Processed in 1.159(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