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过度包装炒作干扰艺术创作及市场

        作者:隋永刚 胡晓玉2017-10-08 09:52:58 来源:收藏快报

          近年来,江湖画家以艺术表演、跨界办展、头衔包装等形式的炒作,严重干扰了艺术的创作及市场,而在艺术市场逐渐归于理性的背景下,业界人士针对江湖画家乱象的犀利言论日渐成为一股合力,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与垃圾、美丽与丑陋、市场与炒作等现象的讨论。江湖画家究竟指向怎样的人群?折射出艺术圈何种不良生态?


          拆解字面来看,“江湖”并非贬义词,可指社会中与庙堂相对立的边缘之处。现今,江湖画家被业内人士约定俗成,指代艺术圈中充满不良的“江湖习气”。


          对于江湖画家,各方有着不同的见解。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画家陈丹青曾戏称“我就是江湖画家”。有业界人士明确指出,讨论江湖画家,必然涉及画家的身份、创作水平与社会营销手段等方面。不是所有非体制内的画家都“江湖”,也不是所有画得差的就是江湖画家,更不能说有一定水平的人就不会“江湖”。


          那么,江湖画家如何界定?艺术市场评论家齐建秋表示,“体制内的某些画家有一种优越感,喜欢称非体制内的艺术家为江湖画家,这是一种很无聊的体制歧视,一些不成熟的收藏者也有类似的认识,这其实是犯了按就职单位来判别艺术优劣的错误”。正如齐建秋所言,翻阅中国美术史,民间美术团体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湖社画会、西泠印社、决澜社、春睡画院中走出了诸多画坛巨匠,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如今,也有部分以半官方或纯民间形式存在的画院、机构在默默地从事着纯粹的艺术活动,坚守着艺术净土。


          与此同时,当下的确也存在很多所谓的“江湖画院”“山寨机构”等伪艺术团体,进行招摇撞骗、敛财欺诈的丑陋行为,影响极坏。


          学者陈履生表示,“社会上的江湖画家层出不穷,欺骗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不过是对体制内主流艺术界的一种效仿、一种感染”。在陈履生看来,现在很多体制内的美术专业团体素质下降,成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已经表现得越发“江湖化”。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75(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94(mb)